張新宇:四合院與生態社區論(圖)
2013-01-23 09:44:00 作者:董靜 整理/攝影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 瀏覽次數:
四合院留給大家的是什么印象呢?可能有的人思考過,而有的人可能沒什么感覺,有人看到的是封閉、安全或者是破落、陳舊,也有人聯想是安逸、親情,也有人一說起四合院馬上就想到了門墩、垂花門、金魚缸。我想不同的人,對四合院的感覺千差萬別,"四合院"對大家來說是既可以是抽象的概念,也可以是具體的實物,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的"四合院印象"。
我對于四合院的印象就是--碧樹濃蔭。
謝冰瑩在《北平之戀》中寫道"北平市,就像一所大公園,遍地有樹,處處有花;每一家院子里,不論貧的富的,總栽得有幾棵樹,幾盆花。"。這段文字與我的印象有某種契合,其實我們在胡同四合院里走一走、看一看,大家可能會得出跟我一樣的印象:不管你是從四合院外邊還是走到里看,也不管你是是仰視還是俯瞰,"大樹"總會映入你的眼簾。
這是《印象四合院》的效果圖,現在正在建設中。
張新宇副院長演講的PPT《印象四合院》資料圖
張新宇副院長演講的PPT《印象四合院》資料圖
張新宇副院長演講的PPT《印象四合院》資料圖
我想四合院里之所以給我留下"碧樹濃蔭"這個印象,有三個因素,第一個是專業情節使然;其二是大樹給居者帶來了自然而舒適的生活。北京的氣侯特點是春秋兩季短促,冬夏兩季漫長,4月春花的季節一過,大家就可以感覺到陽光熾熱了,這時已經有人開始在打傘遮陽了,這時人們已經開始需要林蔭;而在冬季,人們需要溫暖的陽光。現在大家注重養生,冬季里養生有一句話:"早搓手,午曬背,晚泡腳。",曬背就需要陽光呀。現在的公園、社區,有片面追求綠量的問題,在有限的社區綠地里面,擁塞了大量的植物,過于強調多品種、多數量,居室見不到陽光,人也難于見到陽光,其實這背離了人類的生活需求,這樣就不能叫做生態社區的建設方式。四合院內的植物在在夏季遮擋了炎炎烈日,冬季落葉后,又使陽光溫暖地照射著庭院與正房,真正為居者創造了宜居的環境。第三呢,植物可以使居者感知四季的變化,生理與心理隨之調劑,人與自然相和。
編輯:dong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