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化:讓大同靚起來
2013-02-16 12:05:16 來源:大慶網 瀏覽次數:
時值冬季,一場場雪下過后,路旁的一株株樹木穿上了銀裝,雖說已經看不到夏天時的郁郁蔥蔥的綠色,可無論是那迎風而立的小乘黑,還是傲然挺立的松柏,抑或綠葉不在卻依然整齊的綠籬,還是能讓人感受到城市的綠意在身邊無處不在。城市綠化,讓大同的環境“靚”了起來。
近年來,大同人逐漸感受到身邊的樓房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整潔,并在不知不覺中發現,大同的城區變得越來越綠,主路旁整齊排列的楊樹、松樹,小區內外利落的綠籬、毛毯般的草坪,廣場公園的各種樹木鮮花,給大同穿上了一件美麗的衣裳。
“每天早晨都要來這活動一個多小時,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身體好了,心情更好!”在同福廣場,家住福民苑的張師傅正在鍛煉,說起大同的環境變化,他感受頗深,“近年來大同可活動的地方越來越多了,感覺處處都是花園一樣。”
大同區是農業區,由于區級財政比較薄弱,發展相對滯后,城市綠化水平不高。近年來,大同區借助全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生態園林城市等有利契機,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堅持把綠化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以構建大慶南部生態示范區為目標,大力開發建設綠化項目,有序改造原有公共綠地,不斷提升街、園、場、院綠化標準,堅持城鄉同步推進,初步形成了以廣場、生態公園為景區,以街路、巷道綠化為骨架,以住宅小區、單位庭院綠化為基礎的城區綠化格局。
走在帶狀公園,看垂柳依依,草坪蔥綠,幾座涼亭坐落其間,在這生活的居民都知道,這原來是曾經的污水河,現經過管網改造,由明溝變成暗渠,并硬化休閑甬道,栽植風景樹,鋪設草坪,把原來的“臭水溝”轉換成了亮麗的綠化風景線。“原來夏天連窗戶都不敢開,那臭味就別提了,現在打開窗戶,光看著這美景心情就好多了。”家住二樓區的李師傅說。
同時,大同區堅持“增綠量、上水平、出精品”的方針,扎實有效地開展園林綠化建設,全面實施公共綠地改擴建工程,目前已建成生態公園1座,廣場1座,休閑公共綠地6處,結束了沒有大型公共綠地的歷史,大慶南部生態示范區主體框架初步形成。
在開發建設綠化工程的基礎上,大同區注重實施街路綠化、居民區綠化、單位庭院綠化,見縫插綠、治臟還綠、拆違補綠,“點、線、面”三頭并進,初步形成了網絡聯接、多元優化組合的綠地系統,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為了加快推進大同區生態園林建設步伐,提升新老城區街路綠化標準,以同城路兩側、福民苑、梧桐苑、紫玉花園等5個新建小區為主進行大樹移植進城項目。共栽植樟子松、云杉、水曲柳等各類樹木200多株。大樹和常綠樹與原有綠籬、花卉在布局、造型、色彩等方面形成不同的立面效果。
截至目前,大同區幾年來已累計投資2119萬元,在大同鎮內栽植樹木30多種60余萬株,草坪6萬平方米,打造了和苑生態園、行政辦公服務中心庭院等綠化精品,使建成區綠地總面積增加到645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30.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3平方米。現在的大同,以她靚麗的容妝,迎送著大同人度過舒適的每一天。
編輯:wenweihua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南通生態通廊:城市與自然交融的景觀飄帶
部分城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對環境破壞和對生態系統的忽視,導致了植被、土壤、河流和湖泊退化,從而引發了諸如洪水、內澇和水污染的危機。AECOM則一直伴隨著南通這座城市的發展并且持續為其綠色建設出力,主要項目包括【詳細】
蘇州成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城市館主賓城市
第16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平行展中國城市館發布會3月29日在意大利駐華大使館舉行。中國城市館發布了2018年度主題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