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布森林生態系統報告 森林碳儲量近6億噸
記者18日在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通過對重慶市森林生態系統的調查分析,探明當地現有森林總碳儲量已達59788萬噸,位居全國前列。
數據顯示,在這59788萬噸的森林碳儲量中,土壤有機碳庫為46598萬噸,占總體的78%,地上生物量碳庫9222萬噸,占總碳儲量的15%,地下生物量碳庫3388萬噸,占5.7%,以上三項構成了森林總碳儲量的絕大多數。
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周愷稱,眾所周知碳排放量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世界各國氣候的變化,而森林則是吸收儲存二氧化碳的重要幫手,查明一個地區森林的碳儲量,有利于該區域制定碳排量的最高限額,更好地做好環境保護工作。通過進一步分析此數據,我們也將明確不同樹種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及存儲情況,為今后植樹造林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在林業研究中,我們將森林碳儲量稱為林業碳匯,中國近年來加大了林業碳匯監測的力度,2012年全國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設試點省市由以前的4個增加到17個,而重慶就是這17個試點省市之一,此次數據的發布也表明重慶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已經形成。”周愷說。
發布會當天,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還通報了該市森林負氧離子的監測情況,在43個監測點中,森林負氧離子濃度達到一級水平的有3個,達到二級水平的監測點有18個,其余監測點均達到三級水平。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江西公布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
江西省林業廳30日對外公布該省2016年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大數據。2016年全省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為14951.34億元。本次評估結果與2011年評估結果比較,僅森林的生態效益就增加了1863.22億元,增幅23%【詳細】
我國森林旅游年產值破萬億元
1月31日從國家林業局了解到,2017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達到13.9億人次,占國內旅游人數的28%,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1500億元,成為中國林業的第三產業支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