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湖濱生態帶植物物種推薦名錄》近日正式下發執行,至此,滇池湖濱生態帶適合種植哪些植物有了科學、合理依據。
“多年來,滇池湖濱生態帶的植物種植以自然恢復的蘆葦、茭草為主,物種比較單一,管護成本較高。”昆明市滇池生態研究所總工程師黃育紅介紹,近年來,滇池“四退三還一護”生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進一步指導滇池環湖生態建設工作,確保生態建設所選物種的規范性、科學性,滇池生態研究所選擇了一批在滇池湖濱具有較強適應性、生態及景觀效果好、兼顧一定經濟性的植物物種,并編制了《滇池湖濱生態帶植物物種推薦名錄》,共提出212種植物,包括喬木66種,灌木37種,草本109種。《名錄》的植物物種,以云南本土植物為主,占到70%以上。
這些物種,都是在堅持因地制宜、生態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兼顧景觀、抗病蟲能力強、便于管理等原則基礎上選擇的,以本地樹種為主,適宜在湖濱種植。有根系發達,且抗風、涵水、固土的物種,有對氮、磷、鉀吸收較強的物種,還有樹干挺拔、樹型優美、景觀效果好的物種。各縣(市)區可根據《名錄》,結合規劃,選擇不同的物種進行栽種。
黃育紅表示,《名錄》的下發執行,有利于逐步完善滇池水陸相連的湖濱帶生態結構和功能,加快滇池湖濱帶物種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的恢復,實現構建滇池湖濱“喬—灌—草”結合的復合生態濕地,促進湖濱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并且能降低濕地建設的管護成本,以期達到滇池水質保護、湖泊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目標。
《名錄》下發后,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要求滇池沿湖各縣區在今后的環湖生態建設中,均應結合環湖滇池生態圈、文化圈、旅游圈的開發和建設,從名錄中選取適宜的植物,打造各具特色的湖濱濕地景觀。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