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因違法調運苗木,8萬株來自甘肅的柳樹被就地焚毀,為此貨主損失高達上百萬元。記者從烏魯木齊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了解到,這是該局多年來查獲的最大一起案件。
據了解, 2013年兵團農十二師啟動了萬畝造林工程。因工程量巨大,烏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協助對其苗木進行檢疫。
4月11日15時30分許,當烏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的工作人員巡查到三坪農場時發現,成片的生態林內竟種植了大量的柳樹。經查,這些柳樹由一貨主負責承攬,該貨主從甘肅省調來了這8萬株苗木。除了已栽的外,大部分柳樹還在等待種植,樹木共計8萬株。
因為柳樹是光肩星(黃斑星)天牛寄主植物,因此,自2011年起,柳屬類被自治區明令禁止從外省(市、區)調運。一旦疫情染入,將嚴重威脅烏魯木齊市乃至新疆的農田防護林、天然胡楊林和林果業等。
查獲的這批柳樹不僅是違禁品,在運送過程中,還繞道行駛躲避了設在星星峽的苗木檢查站,該批苗木在調入之前沒有遵照《植物檢疫條例》相關規定到烏市森林植物檢疫機構辦理植物檢疫要求書,屬違法調運。
烏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局長弓曉芳向記者表示,為保護烏魯木齊生態安全,這批苗木不得用于工程建設。最終,該批苗木被貨主就地焚毀。
光肩星天牛威脅焉耆盆地
黃斑星天牛 Anoplophora nobilis和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屬鞘翅目 ,天牛科 。
危害楊、柳、榆、槭、法國梧桐、沙棗、胡楊等樹種的蛀干害蟲。且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技術和除治措施。
“光”和“黃”親緣關系非常近,不存在生殖隔離,應為同一種。新疆自2002年8月首次在巴州和靜縣庭院和行道樹發現疫情。目前,已傳播蔓延到伊寧市、新源縣、鞏留縣、焉耆縣、博湖縣和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22、23團。
其中巴州焉耆盆地受害林木面積最大,因此面臨防控形勢也十分嚴峻,光肩星(黃斑星)天牛疫情已成為了巴州農區人工林健康生長及發展的心腹之患。
伊犁州鞏留縣于去年12月15日前完成了光肩星天牛疫木調查、除治工作,調查寄主樹木31306株,伐除疫木12株;新源縣光肩星天牛疫木調查發現,光肩星天牛寄主樹木51686株,發現疫木和疑似疫木264株,目前正在疫木除治階段。
自治區人民政府自2011年4月15日起,禁止從外省(市、區)調入白蠟、梧桐、法桐、槐屬、槭屬、楊屬、柳屬、榆屬等光肩星(黃斑星)天牛等天牛類蛀干害蟲的寄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