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發展與動植物保護沖突或加劇
日前,有環保組織稱,可再生能源項目可能對瀕危物種和動植物棲息地造成威脅,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叫停一些風能或太陽能項目。但也有環保組織卻擔心這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大多數環保組織較為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為了避免出現發展可再生能源與保護動植物之爭,美國內政部一方面努力加快大型太陽能項目的環境評估,另一方面建立了自愿性指導原則來避免風力渦輪機傷害鳥類。例如,美國內政部建立了17個太陽能區域,并表示這些地區不存在瀕危物種、敏感生態系統或文化資源的沖突,允許在太陽能地帶內建設的項目跳過初始的環境評估,從而為太陽能開發商節省數以百萬計的審批費用。
然而,上述措施并沒有完全平息所有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批評。由于存在變動區域,劃定太陽能地帶的效果大打折扣。一些開發商可以在變動區域建設大型項目,而無需得到內政部的預先批準。不僅如此,太陽能地帶本身同樣招致了一些業內人士的懷疑,他們認為,免除初期環境評估所節省的成本不足以抵消遵守聯邦土地法規的費用。
觀察人士表示,目前尚未確定太陽能地帶能否在促進行業發展的同時保護動植物。太陽能項目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強大的政府支持,但目前這種太陽能淘金熱已經有所減弱。
美國內政部于2012年完成了自愿性指導原則,稱該措施能夠有效幫助風能開發商確定可能存在爭議的區域,從而大幅降低鳥類和蝙蝠死于風力渦輪機的風險。雖然風能產業認為現代化的風能設施已經大幅減少了此類問題,但就全美范圍內而言,鳥類仍然成為風能項目的犧牲品。
業內人士認為,與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相比,風能具有顯著的優點,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
美國鳥類保護協會認為,沖突仍在繼續,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自愿性指導原則正在努力避免風能項目與鳥類之間的沖突。環保團體要求內政部將自愿性指導原則變更為強制性命令,但該申請被內政部駁回。
一些環保人士認為,隨著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普及,其與保護動植物之間的沖突可能會愈演愈烈。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這些園林植物守護神 請別傷害它們(組圖)
捕食性天敵【詳細】
植保無人機效率這么高 為何農民難接受?
現如今,植保無人機幫助農耕早已不是圈內的新鮮事。和傳統農耕相比,它可以實現人機分離作業,高效安全、節約勞力,和大型農機相比,它又適合當前我國國情下農民自主經營、種植分散、土地規模不大的區域作業。而植保無人【詳細】
農業部發布通知征集第11批植物保護品種
近日,農業部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向有關教學科研單位、種子企業及育種者發布通知,公開征集第十一批列入植物品種保護名錄的植物屬(種)。【詳細】
無人機開創新領域 受植物育種學家青睞
迪爾斯指出,無人機應用對于大型育種企業非常實用,它們每年要測試數十萬個潛在品種。如果利用這項技術,能夠讓植物育種學家節省時間和精力,新品種就可以被更快地開發出來供農民使用,這是一個受歡迎的改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