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東方市大打黃花梨生態產業牌,平均每年要種植200余萬株的黃花梨等珍貴樹種,加快建設黃花梨育苗基地就成為整個產業鏈條中重要的一環。據悉,東方市現有和在建的黃花梨重要樹種育苗基地的建設已初見規模。
4月23日下午,記者走基層采訪團參觀采訪了位于海榆西線大田坡鹿國家自然保護區附近的東方市自然瑰寶園,同時也是國家珍貴樹種培育基地,據悉,未來東方市自然瑰寶園,將建成集育苗基地、珍貴樹種旅游觀光園地和母本源樹種生態產業研究基地等“三園合一”的大型主題園區。
初訪東方市自然瑰寶園,記者一眼就被園區大門惟妙惟肖的造型吸引住了,該園大門的設計非常符合黃花梨旅游文化的主題,一株黃花梨大樹的枝干構成了整個大門,枝干上種植有樹苗,不小心看還真的以為是一株活生生的黃花梨大樹。
走進園區,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園區周圍種有許多腿腳般粗大的樹木,據園區投資者大周林業有限公司周江總經理稱,這些都是黃花梨和其他東方本地的珍貴樹種,約有上萬株,其中黃花梨約占六成,此外還有大量東方及海南等地的珍稀樹種,如金絲楠、坡壘等。未來幾年,園里種植的珍貴樹種將達到百萬株,這里將成為東方市乃至全中國珍貴樹種培育的大本營。
談起東方市自然瑰寶園,黃花梨主題觀賞公園內大周林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江自豪地說,這個目前占地約1800多畝的園區得以建成,與東方市政府全力支持的黃花梨生態產業發展分不開,正是看到東方市委市政府全力在海榆西線大田鎮這一帶發展黃花梨生態產業,他毅然到這里創辦東方市自然瑰寶園以培育和種植黃花梨等珍貴樹種,以實際行動支持東方黃花梨生態產業。
周總說,他與東方市政府合作開發國家級珍貴樹種基地。目前,周總的育苗基地和母本種植園達到469畝。經過二十多年的精心搜羅,他走遍東方的山山水水,去網羅那些面臨滅絕的珍貴樹種的種子進行培育以便傳種下去。目前,周江的母本園已有30多萬株母樹,每年育苗100多萬株。這里未來將建成東方市乃至全國最大的珍貴樹種母本源培育基地。
東方市城郊添黃花梨森林公園
東方市政府的相關人員介紹,之所以將東方市自然瑰寶園建在海榆西線和大田坡鹿保護區附近,原因除了交通便利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借大田坡鹿保護區的名氣,讓新建的景點與老景點形成相互支援的態勢,增加游客逗留的時間。
據了解,在大田坡鹿保護區半徑10公里的范圍內,除了東方市自然瑰寶園外,還將建設其他的小型黃花梨森林公園,屆時整個大田坡鹿保護區周圍還將廣種黃花梨等珍貴樹種,讓其連成片。
除此之外,新建的大型東方市三月三文化主題公園,也只離東方市自然瑰寶園三四公里。據東方市宣傳部副部長符艷麗介紹,東方市三月三文化主題公園的建成讓東方市告別了以往無大型會場的尷尬,同時文化主題公園配套有會展、黎族文化展示和度假休閑觀光旅游功能。
這讓原來無多少旅游價值,只有小葉桉林遍布的海榆西線東方段,未來的旅游升值空間無限。可以想象,未來從八所鎮市郊——大田鎮又將成為東方市的一條黃金旅游線路。
東方木雕基地初成規模
惟妙惟肖的水果花籃、天然成形后天加工的茶桌、精雕細刻的山羊根雕藝術品……自然瑰寶園除了是珍貴樹種母本源培育基地外,還是根雕藝術品加工基地,在培育坡壘、金絲楠、黃花梨等珍稀樹種的基礎上,自然瑰寶園根雕藝術品加工基地的根雕師傅們利用他們的巧手雕刻出形態各異的花、鳥、獸等根雕藝術品,高超的雕刻工藝加上珍稀木料本身的價值,讓這個根雕藝術品加工基地商機無限。
據了解,隨著根雕作品的原料越來越少,再加上木頭價格不斷上漲,根雕的升值空間逐漸增大。據統計,目前根雕作品以年均10%以上的幅度在升值。周總說,目前基地里所使用的木料均是打撈于東方境內沿海、昌化江及大廣壩水庫等地區的珍稀樹種。
利用自然瑰寶園的產業優勢,除了培育珍稀樹種及加工珍稀木料外,周總還想發展東方的根雕人才市場,使之帶動東方的根雕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為此,近兩年周總特別從大陸聘請一批技藝精湛的根雕師,在雕刻出各種精美的根藝品的同時,培養一批能工巧匠。周總表示,東方的根雕藝術品市場仍是個空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由于原材料稀少的原因,將目前這一批原料加工成根雕藝術品后,只用于展覽或收藏之用,不計劃出售。“待東方邊貿城發展起來后,我們計劃從東盟地區進口原料,我們再視根雕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情況來持續推進東方根雕藝術品的發展。”周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