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綠化當然是好事,既養(yǎng)眼,也環(huán)保生態(tài),在炎炎夏日還相當于給屋子戴了頂“草帽”降溫。
最近,江蘇第一高樓、南京紫峰大廈周邊部分房屋打算試點屋頂綠化。然而,現(xiàn)代快報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這里的綠化,要種的并不是真植物,而是打算鋪人造草坪。屋頂是染綠了,但生態(tài)效果在哪里?市民及一些園林專家質(zhì)疑:這和屋頂刷成綠色有什么區(qū)別?怎么能稱得上是綠化?
令人意外的是,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屋頂綠化用假草,這也是出新小區(qū)居民的要求。“真草想進小區(qū)屋頂,非常困難。住在頂樓的居民一般都不答應(yīng),覺得難養(yǎng)護、難打理,還有人擔心滲水等問題。”鼓樓區(qū)住建局相關(guān)人士吐露他們的尷尬境地。
雷人:紫峰大廈附近3處試點屋頂綠化,要鋪假草坪
昨天中午,站在紫峰大廈的72層觀光平臺俯視南京,目光所及,感受到最多的色彩,是灰色。
2011年,南京對紫峰大廈周邊的屋頂進行了一次整治出新,最初傳出的方案是要對屋頂“統(tǒng)一刷色”,站在高處看時,下面的屋頂形成大的色塊,這在當時引起了激烈爭議。實際實施的,是對周邊100多幢房屋進行出新,同時整治屋頂面貌。“大部分保留了灰色,少部分調(diào)整了瓦的色彩,比如紅色。”南京市物業(yè)辦相關(guān)人士告訴記者。
“我們想在鼓樓以及新街口一帶做一些屋頂綠化,”南京市物業(yè)辦副主任朱鮮榮告訴現(xiàn)代快報記者,但這項工作,推廣起來很困難。所以現(xiàn)在初步打算在鼓樓挑幾個地方試點。記者了解到,目前基本確定的有3處,都在鼓樓紫峰大廈附近。兩處是單位,分別是厚載巷的變電站和一家銀行,另外還有一處是居民小區(qū)的樓頂。如果效果好,接下來也許會進一步推廣。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中山北路43號小區(qū),這是個老小區(qū),外面搭起了腳手架,正在進行外觀出新。對于屋頂綠化工程,小區(qū)一名姓陳的大爺告訴記者,大家都知道,“之前征求了居民意見。我們覺得挺好。”
不過,陳大爺透露,這里其實并不是在屋頂上種真草,而是鋪人造草坪,“聽說就是像有些學(xué)校操場上用的那種,塑料的。”
陳大爺也覺得有些奇怪:既然搞屋頂綠化,怎么不種些真的植物?
喊冤
住建部門:我們是想栽真草,可居民不同意
“要是在樓頂上種草種花,以后誰來養(yǎng)護?我們是不會爬上去管的。還有,那么多泥土鋪在上面,對我們的房子有沒有影響?會不會滲水?”頂樓幾家住戶向記者提出一串問題,“不住這里的人,當然不需要擔心這些。”
鼓樓區(qū)住建局副局長蔡連瑞說,屋頂綠化進小區(qū),非常困難,多年以前鼓樓就想推廣。“說起來,大家都覺得這是好事,但必須征得居民們的同意,才能實施。”所以,10多年下來,小區(qū)里的屋頂綠化也沒做成幾個。
車站東巷小區(qū)是站在紫峰大廈上能看到的最顯眼的綠色屋頂,也是極為難得的成功典范。然而,昨天記者爬到樓頂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里的屋頂綠化也是真假參半。
樓頂分為兩部分,一塊大平臺與幾戶居民家相連,有樓梯可以上來。乍一看,郁郁蔥蔥的草坪很是喜人,踩上去腳感也不錯,軟軟的,又有彈性;沿著邊緣還擺了一些盆子種植了迎春花等植物??捎浾叨紫聛硪幻涸瓉硎歉叻抡娴乃芰喜萜?,周邊的迎春花等植物倒是真的。
住在頂樓的王阿姨拿著掃帚,掃掃別處飄到“草坪”上的落葉等垃圾。
“挺好看的吧,”王阿姨說,以前屋頂也是灰的,現(xiàn)在弄得像個簡易的小花園,綠色看著就舒服。她告訴記者,兩年前這里出新,原來是要種真草的,“我們當然不讓,真的草下了雨會滑,不安全。不好養(yǎng)護也不好打理。”
王阿姨指著再高出一截的另一塊樓頂,那里平時不好上去,“上面種了一些真草,去年我架了個梯子上去看過,好像還不錯,現(xiàn)在就不知道了。“原來上面也種了一些迎春花之類的植物,后來因為沒人管,都枯死了。”王阿姨說,她寧可選擇人造草。“長真的草下雨天一踩,全是泥,怎么辦?種在那一塊,對我們沒影響,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