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揚州《城市立體綠化技術規范》通過專家組審定,并將于近期正式發布。這是揚州首次為“立體綠化”出臺地方標準。市園林局昨接聽12345熱線時表示,今年全市推廣立體綠化。
我們如何“擇綠為鄰”?
屋頂墻面陽臺門庭都可“穿綠”
每戶家庭、每個辦公室,都可做到“擇綠為鄰”。專家說,陽臺、窗臺(包括防盜網)、門庭都可用來進行立體綠化,“可達到綠化、美化居室環境,改善居室小氣候的目的。”
根據揚州《城市立體綠化技術規范》,屋頂、墻面、陽臺、窗臺、門庭、棚架、綠籬、柵欄、護欄、護坡、假山、橋體、停車位、水體等,都可進行立體綠化。
市園林部門表示,今年揚州全市主推立體綠化,“這是城市未來綠化的發展方向。”
栽種花草美陽臺
陽臺等該怎樣綠化?技術規范進行了說明,“根據建筑物整體效果和陽臺的形式進行合理搭配;選擇抗旱性、管理粗放、根系發達的植物以及一些中小型草本或木本攀援植物或花木,也可進行容器栽植,栽培基質必須保證養分和水分。”
古建筑綠化爬墻
停車場花架美化
記者在技術規范中看到,其實停車場也可進行立體綠化,“在停車位上部適當進行立體綠化,起到美化作用,可采用花架形式。”
“屋頂綠化”如何添綠?
園林景觀小品、低矮灌木、蔬菜等
“在建(構)筑物的頂部、天臺、露臺、陽臺、地下車庫頂部之上進行的綠化和造園,是‘屋頂綠化’的一種形式。”專家組認為,所有屋頂綠化都需遵循安全、適用、生態、美觀和經濟的原則。
“一般綠化土層需30厘米以上。在建筑設計和結構上,必須將屋頂綠化的總體重量計入,得出屋架承重。如原建筑設計未考慮綠化承重能力,則不宜進行綠化,否則會引起建筑安全問題。”
●屋面承重能力>每平米6.5千牛:可使用多種造景形式,如園林景觀小品、人工水體等;可適當栽種喬木類。
●屋面承重能力每平米4.5千牛—6.5千牛:可使用少量低矮灌木,也可栽植觀賞果樹、蔬菜等。
●屋面承重能力每平米2.5千牛—4.5千牛:栽種適應性強的草本植物。
技術規范還對屋頂綠化不宜事項進行了詳細說明,“不宜在屋頂上興建大型可游的假山和建筑工程,堆石、桌椅、花臺、亭廊花架、噴泉等。常年風力較大的屋面,不宜種植大型喬木。”
“綠柳依水”如何創新?
水中植物應低于視線
“綠柳依水”是揚州傳統水體綠化的經典,而現在,水體綠化已是一個全新概念,“還有很多植物可應用到水體,水中、堤岸、臨水面是個立體結構。”水生植物應以浮水型和挺水型植物為主,景觀應低于人的視線。
哪些植物適合立體綠化?
可選植物多達200種
揚州多個地方已有立體綠化。“宋夾城仿古城墻、花局里街區、友誼路高架橋(瘦西湖出入口)、文昌西路高架橋(火車站以西)、東圈門等,都是立體綠化的典型。”
技術規范列出了“城區立體綠化植物參考名錄”,“立體綠化可選用植物有200種左右。小喬木、灌木、地被、竹類、木本藤本、草本藤本、草本花卉、草本水生植物等都在內。”
揚州古建筑眾多,但所在區域多因地方狹小,不能進行大面積綠化。由此,專家組認為可通過立體綠化的方式,讓古建筑“穿綠衣”。
讓古建筑“穿綠衣”,可通過墻面綠化實現,“植物的選擇應根據植物的生長形態、墻面材料及周圍環境,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宜的攀援植物,應盡量選用速生攀援植物。”
部門行動
市園林局昨接聽12345熱線——
“立體綠化”標準即將出臺
昨天上午,市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走進12345接聽市民來電,就風景園林規劃建設、城市綠化養護管理方面市民關心的問題接聽來電。園林局表示,立體綠化是揚州主要發展方向,今年將在全市推廣。爭取近期出臺立體綠化技術的標準,指導全市立體綠化工作。
立體綠化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節約土地、開拓城市空間,體現城市立體綠化的整體性、藝術性、科學性、群落性、本地性以及生態型、節約型原則的一種重要形式。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