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陵晚報評論版連續刊登保護野草的文章,角度不同地反映了市民的愿望,讀后頗受啟發。我想到除此之外,也要關注野樹的生存狀態。前些時,電視臺報道,朝天宮一帶秦淮河沿岸進行整治工程,施工的人把岸邊一些直徑20厘米左右的雜樹砍掉了! 盡管有關方面趕到現場叫停毀綠行為,但仍有市民反映,施工隊晚上還在偷偷砍。
我知道,河邊的雜樹不是園林部門種的,雜樹與野草一樣,長得有點難看,施工隊看著礙眼,就把它們砍了,再栽上好看的樹木。
這事并非個例。去年這個時候,我去建鄴區的茶南某小區走親戚。進了小區后,發現周圍變陌生了。仔細看門牌,沒錯。再觀察環境,原來親戚家樓前一排大樹被砍了,換種了指定的小樹。
我對親戚說,樓下的大樹被砍怪可惜的。從親戚家出來后,我想起一位朋友住的也是城南的老小區,去年出新,工程隊把居民種了多年的柿子樹、無花果和葡萄等全給砍了,然后移栽上他們帶來的灌木。朋友惋惜地說,以后再也嘗不到鄰居送的新鮮水果了。
雖然小區的樹木不是綠化部門栽種的,卻是業主多年來愛護家園的成果,也起著城市綠化的作用。即便是河邊的雜樹,同樣起到綠化城市與涵養水土、保護河岸的作用,施工隊何苦要痛下殺手呢?
此外,雜樹同野草一樣,土生土長,適應環境的能力強,成活率高,不像有些指定栽種的樹木那樣容易枯死!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應該讓雜樹存在。希望有關部門今后不管是整治河岸,還是小區綠化等,能網開一面,別砍去雜樹與市民種的樹木。即便要砍,也要進行“綠評”或者征求民意。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