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惠州市啟動首屆“百名小發明家培養工程”,1500名學生競爭100個名額。而曾經因發明新型花盆被譽為“百萬小富翁”的初中生小郭并未出現在活動現場。他發明的新型花盆已經賣出十幾萬個,而至今未拿到一分專利費。小發明家的專利如何保護引人關注。
產品熱銷,專利費沒到手
在惠州的小發明家中,初中生郭豐源的名聲最響。但是記者在啟動儀式上搜尋,卻沒有看見郭豐源的身影,這個惠陽崇雅中學初中生,曾因其發明新型花盆獲專利被投產或成百萬富翁而備受關注(詳見本版今年1月9日報道)。5月12日,記者聯系郭媽媽,她說自從上次跟羅來康教授就發明投產分成發生糾紛后,羅教授便沒有再跟他們聯系,也沒有被通知可以參加百名小發明家培育工程選拔。此糾紛最后達成的結果是,羅教授拿走專利費中的七成,小郭拿其中的三成。
2012年1月21日,小郭發明的新型花盆經惠州市顯天寶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投產后正式上市。按照公司跟小郭的指導老師羅來康教授簽署的協議,每賣出一個花盆,專利權人獲利6毛錢,180萬元封頂。按照協議,小郭最終可以拿到54萬元。而在新型花盆這項發明簽約投產并經媒體報道后,小郭常被同學戲稱為“花盆”、“郭百萬”,要他請吃東西。但郭媽媽說:“實際上我們一分錢還沒拿到。”
5月12日,記者向該公司的莊總了解到,目前花盆已經銷售了十幾萬個。如果按銷售數額為十萬個計算,小郭截至12日能拿到1.8萬元。按照協議,投產公司應該在每個季度跟小郭結算一次。5月12日,郭爸爸告訴記者,莊總跟他們商量,因為此花盆的投產及再研發改進成本較大,要等到今年冬天再進行結算。
商定分成,老師占七成
在小郭專利費的背后,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糾結。記者看到這項發明的專利證書,這項發明名稱為“一種新型花盆”,是在2011年8月31日申請的,2012年5月份獲得專利授權,發明人為“羅來康;郭豐源、徐廣”,專利權人羅來康。而此項發明的想法是誰提出的,小郭跟羅教授各執一詞。
小郭稱,發明新型花盆的想法源于父母經常為澆花吵架,小郭就想想個辦法解決它。而他參加興趣小組后,自己關于發明新型花盆的想法跟羅教授的點子不謀而合。
而羅教授否認小郭提出過關于發明新型花盆的任何想法,稱新型花盆的點子全都是自己苦思冥想許久才想出來的,此想法源于自己出差時,花經常枯死。
郭爸爸說,當初羅教授一直跟他們說,小郭是花盆第一發明人,專利是小郭的。但后來羅教授的意思是郭豐源和徐廣一起拿利潤分成的30%。后徐廣因“志不在此”退出該項目,所以郭爸爸跟羅教授商定小郭拿利潤分成的30%。
郭媽媽說,羅教授是在2012年11月份以專利權人的身份跟惠州市顯天寶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簽約。如果小郭要拿到分成,就得跟羅教授再簽一份約。郭媽媽稱,自己多次打電話跟羅教授商量簽約,但是羅教授一直說自己很忙,未見簽約行動。
郭媽媽便跟羅教授商量說,由郭家來按照三七分成起草一份約定。羅教授回復了一份協議,按照協議內容,小郭的分成又縮水,只剩下分成的22%。
郭媽媽說,盡管對于22%的分成很生氣,但他們最終還是妥協了,只是要求羅教授把分成的錢直接打入賬戶。而令郭家無法容忍的是,羅教授拒絕了這個請求,說要看他們三個今后的表現再說。這一說法,后來得到了羅教授的證實。幾經波折,最后雙方達成協議,羅教授拿利潤的七成,小郭拿三成。
發明協會,可保護發明者
對于小發明家的發明成果要如何保護?參加啟動儀式的原科技部部長、中國發明協會理事長朱麗蘭認為,假如小發明家真的有發明成果投入市場的話,就要大人幫助他們。碰上知識產權、專利等問題,很多民間發明家也面臨著困惑。朱麗蘭認為,發明協會就是為民間發明家搭橋交流溝通。就小郭這種情況,要通過合同及一定的經紀人來解決,要根據經濟規律辦事。
中考臨近,小郭正在備戰中。5月12日,當聽到他參與發明的花盆賣出十多萬個的好消息時,這個陽光小伙顯得格外高興。他說,以后他想自己搞發明,自己申請專利。爭論此事并不是為了爭奪利益,而是不想自己的成果被剝奪。“如果搞發明是為了利益或者分成,那就不叫發明了。”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