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市首家節水教育示范基地誕生——在第22個城市節水宣傳周期間,市城市節水辦授予成都武侯祠“成都市節水教育示范基地”牌匾。據了解,占地240畝的武侯祠綠化、景觀實現全線水循環,該系統將于本月底完成,每年可節水2.7萬立方米。
據了解,整個武侯祠分錦里、古建筑群、園林(即老南郊公園)三部分,總面積共240畝。從2010年起,武侯祠開始建設水循環系統,改造、新建了一些溝渠,使三部分的水貫通,形成了一個內部連通的水系,使域內的水景觀、綠化等需要用水的部分實現了全線水循環。
目前,水循環系統建設已近尾聲,在新建的老南郊公園地下停車場上面,將建一個大型湖泊,該湖泊正在蓄水,本月底將全部完成。待蓄水完成后,所有溝渠就將全部循環起來。建成貫通后,湖、溝、渠等水系總面積將達到1.5萬平方米。
成都武侯祠是全國著名的園林式博物館,園內觀賞池水質尤為重要。為保證水質,在適宜的部位,還安裝有污水凈化裝置,隨時對循環水進行凈化。
園內綠化均使用這個循環水,記者看到,名老樹木采用滴灌,草坪采用噴灌裝置,而這些澆灌方式都極為節水。“下一步,景區綠地將全新安裝節水噴灌設備,實現全館的園林綠化噴灌覆蓋。”
據武侯祠古建園林部副主任雷敬憲介紹,水循環系統應用后,只有自然蒸發、園林綠化會消耗水,適時補充即可,不用再大規模換水或靠老天下雨來補水。“節水的經濟效益很明顯,我們測算了下,每年可節水2.7萬方,相當于節省11萬余元!”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