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統景風景區將安裝視頻探頭,通過科技手段監控森林火險。5月29日,“美麗渝北·愛綠護綠”保護山川河流志愿服務活動啟動,一支由25名愛綠護綠志愿者組成的“森林突擊隊”在活動中亮相。
防火探頭,發現森林火情自動報警
長跑、短跑、立定跳遠……這支由森林公安、園林系統機關干部和護林員等組成的“森林突擊隊”,正在接受嚴格的體能訓練。
“高溫天氣來臨,森林火災進入頻發狀態。”渝北區森林公安局政委羅曉云介紹,隊員都是“半職業選手”,每個月,隊員們都需集中訓練2天以上,以保證在體能、技能、機具操作方面都能過關。
除了一支強有力的突擊隊伍,該區森林防火工作還有高科技支撐。渝北區林業局副局長韋長虹介紹,2010年,玉峰山核心區3000畝森林范圍內,率先安裝了77個視頻探頭,借助紅外探測技術,一旦發現20至50厘米高的火焰,系統就會自動報警,并向該片區護林員發送短信。據透露,下一步,統景風景區也會安裝這類視頻探頭。
“天氣熱起來了,市民踏青出游時,隨手扔一個煙頭,就有可能釀成悲劇。”韋長虹說,2007年以來,該區造林綠化近70萬畝,義務植樹120萬株,建起了35個植樹基地。全民參與植樹,使該區森林面積增至78.74萬畝,位居主城九區第二位,截至去年年末,全區森林覆蓋率已達38.09%。為預防森林火災,該區常年有2000名護林員巡山,還建立了57個森林防火檢查站。
低碳妙招 舊衣服扎拖把 硬紙板變杯墊
除了組建志愿服務隊,本次活動還號召更多市民參與環保低碳行動。家住雙鳳橋街道芳草綠岸小區的費明蘭一家,被區里評選為“創模綠色家庭”。
“啥叫低碳,我也說不好,對我來說就是不要浪費。”費大姐家祖孫三代人,個個都“摳門”:家里有8盞電燈,卻常年僅開2盞;洗澡時,水嘩嘩地流了太可惜,就站在腳盆里洗,把水存起來沖廁所;舊衣服舍不得扔,就扎成拖把;連硬紙板也有妙用,稍經改造就成了隔熱杯墊或者渣簍……在她的帶動下,身邊的朋友都變得“摳門”了。
活動當天,30名機關干部還加入到“幸福園丁”志愿服務隊伍中,修剪樹枝、打撈湖面漂浮物,體驗了一把園林管護工作。
今后,渝北區將有更多的志愿者走進校園、社區、村鎮,為市民們講解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等知識,讓大家加入到清除衛生死角、整治環境、造綠清漂等行動中,共同呵護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倡議書
市民朋友們:
山川河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美麗渝北是我們共同居住的家園。為積極響應中央文明辦開展保護山川河流志愿服務活動的號召,以實際行動保護生態環境、關愛美麗自然、共建美好家園,渝北區全體志愿者發出如下倡議:
一、珍愛環境,爭做綠色理念的傳播者。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帶頭樹立綠色文明理念,自覺倡導低碳健康生活;讓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排放生活廢水、減少白色塑料的使用,自覺維護生態平衡;讓我們自覺宣傳普及環保知識和法律法規,努力帶動家人,影響大眾,營造全社會共同珍視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二、關注生態,爭做美好家園的守護者。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愛綠護綠、生態監護等志愿服務活動,參與公園綠地、旅游景區、重要河流和水資源的生態環境治理,糾正損害樹木、攀花折枝、踩踏綠地等不文明行為;讓我們注意發現和監督舉報非法排污、破壞水利設施、損害自然環境的行為,敢于同不法行為作斗爭。
三、保護資源,爭做美麗渝北的捍衛者。讓我們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珍惜現有資源,不用一次性筷子,不食用野生動物,遵守漁業法規,不非法捕撈、過度捕撈;讓我們倡導餐桌文明,提倡節儉用餐,反對鋪張浪費,文明消費、節用惜福,共同構建節約型社會。
關愛山川河流,保護生態環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實實在在的行動。讓我們不分年齡,不分職業,積極加入志愿者隊伍,共同關心、支持保護山川河流志愿服務工作。讓我們攜起手來,同心協力,共同建設天藍、地綠、水清、城美的美麗新渝北。
渝北區區委書記黃玉林:
生態環境是城市軟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近年來,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全國文明城區建設已經成為渝北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金字招牌”。
渝北區在開展“美麗渝北·愛綠護綠”保護山川河流志愿服務活動中,要動員組織全區人民積極參與,廣泛宣傳志愿服務理念和環保知識,在全社會興起關愛自然活動的熱潮,讓渝北的天更藍、水更凈、景更美。
渝北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陳蓓蕾:
對綠色多一分保護,城市就多一分文明。保護山川河流志愿服務活動既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又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渝北區將著力推動全社會廣泛開展保護山川河流志愿服務活動,努力創新形式,使志愿服務活動參與性強、影響力大、實效性好,為激發全民參與保護山川河流、共建美麗渝北,創造更強的活力。
渝北區“幸福園丁”愛綠護綠志愿者甘曉倩:
隨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對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我認為,建設生態文明,不僅是政府的職責,也需要我們每個人出力,把愛綠護綠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當成一種時尚。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整個社會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愛綠護綠社會新風氣,把我們共同的家園建設得更美好。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