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規劃局、住建局、市“四城同創”工作指揮部園林建設辦公室將這些園林景觀設計方案在天水公園江籬館內公布,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這些將要實施的園林綠化項目有哪些特點?記者選取有代表性的設計方案與讀者共享。
今年1月起,我市組織對今明兩年將要實施的公園、小游園、濱河綠地、節點綠化、一般綠地、道路綠化、橋體綠化、垂直綠化和林地等,進行設計方案比選,經省、市有關專家逐個評審,最終確定了中標方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化設計,形成了設計方案。
[一中西側原有公園保留改造提升]
該地塊規劃為公園,位于北二環以南,新建北路以西,地塊總面積約6.7萬平方米。方案設計以靖江的地貌特色“埭圩”為主題構思,結合周邊地塊的遠近期規劃,合理設置主次入口。項目在原有基礎上進行面和質上的改造。面上,保留原有的特色中山杉林帶,結合英式風致園林,營造富有特色的疏林草坪、陽光親水空間、特色櫻花林。質的改造是增加公園的實用性,加強功能性,重新布局公園的入口、管理房、茶室、集散廣場,使公園與城市的發展融合為一體。公園采用了櫻花、玉蘭、紅楓、海棠、月季、春鵑等植物,彰顯“春色”。
[人民南路西側、富陽路兩側公園改造提升]
該地塊為公園,位于人民南路西側,被分為南北兩塊,地塊總面積5.58萬平方米。
該公園設計時尊重自然、尊重場地特性,用自然的筆法刻畫城南生態公園,規劃以植物景觀和線性高架為特色,將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相結合,注意與周邊高架景觀綠帶的融合,形成集文化、娛樂、休閑、觀賞、新城展示為一體,激發城市綠色新生活的現代生態開放式公園。
[漁婆路東側西河沿]
該地塊為小游園,面積3157平方米,利用周邊民居來確定地塊的場地尺寸和鋪裝的分隔。通過碼頭、青磚石條來體現老城的古樸風貌,使得地塊建成后,既滿足了周邊居民的需求,又與周邊環境相融合。
[人民橋東側原老二紡地塊]
該地塊為小游園,位于人民路與南城河的交匯處,面積4625平方米,由東南大學設計。該地塊設計注重挖掘南城河的歷史文化特色,地塊內布置商業、下層步行帶和歷史文化廣場、木質棧道、水榭、閣等景觀,和周邊環境渾然一體,突出歷史主題,反映靖江老城區本土風貌。
[江安綠地東擴]
該地塊為小游園,位于城區北部、真武河南岸、人民北路和東興街中間,占地面積3950平方米。設計考慮了綠化與市民活動空間的鑲嵌與平衡,營造景觀效果良好、使用率較高的城市空間,地塊主題與居民文化生活貼近。
[原三兔地塊]
該地塊為小游園。位于十圩港和橫港交匯處,原址為三兔印刷廠。整體設計用簡潔的大弧線對應開闊平坦的場地,設計主題為“馬踏瀾港”:道路交叉處的中心點作為車行視線的焦點,設置了現代抽象景觀雕塑,主題與靖江“馬洲”歷史契合,通過奔騰與速度來體現靖江城市的活力。
[十港圩西側景觀帶]
該地塊為十圩港濱河綠地,設計原理以“圩港文化、歷史人文、水鄉生活、休閑生活、生態教育”為主旨。景觀帶由德裕莊東側、廣靖高速下新洲路南人民路東、十圩港西側新洲路北側、十圩港西側沿河道(陽光大道—東進路)四塊連接綠地組成,總占地面積13.16萬平方米。方案設計加強濱河景觀資源與城市的融合,以公園景觀提升城市品位,使環境更加和諧自然。該景觀帶設計的理念為繼承靖江歷史,激發場地活力,融合多元空間,提升景觀品質,形成“一二三”結構層次,即一條十圩港文化走廊,通過十圩港文化走廊,將公園的各個不同的功能區塊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人文與休閑的統一;二條飄帶,即綠飄帶(濱河綠地特色植物)、藍飄帶(十圩港);三幅畫卷,即筆墨圩港江河紐帶、濃彩家園城市魅力、寫意生活景觀通廊。
[十圩港東側景觀帶]
該地塊為十圩港濱河綠地,北起濱江新城南環東路,南至廣靖高速,總面積17.8萬平方米。
該景觀帶設計突出“四透”:透水、透綠、透民俗、透民風為主題,打造休憩、風情、運動、互動、特色等五種特色功能休閑空間,在體現綠色生態水岸基調的同時,充分融入靖江地域文化特色,通過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造園手法來營造適合各類人群需求的水岸公園。景觀內突出疏林聽濤園、香櫞倩影園、十圩同樂園等,以及太極林、樂壽林、陶然林、十圩帆影、一心亭、一衣帶水橋、百合苑、綠茵之舞、同樂園、暢和園等十多個節點,景觀帶內設計有自行車道,打造慢行系統,同時注重栽植鄉土樹種,體現靖江本土歷史和文化特色。
節點綠化
[廣靖高速南出口]
該地塊設計通過地形改造形成自然的形態,用呈塊狀、叢狀的喬木林地及植被等共同組織疏林草地景觀,打造自然、親切、大氣的植物景觀,給人以“江南水鄉”的第一印象。
[德禧隆商業南側]
該地塊位于城南園區,總面積2445平方米。用兩個十字形硬質鋪裝來組織綠地內的交通和集散廣場,通過豐富的微地形形成優美的綠化空間,采用較為現代的綠化配置形式,尤其是草花的使用,使得綠地充滿現代氣息,局部景觀小品的點綴使得綠地充滿人文氣息。
[北環—人民路交叉口]
該地塊周圍交通復雜,采用直線的步行線與塊狀廣場的結合形成綠地的主體空間。綠化空間也以使用者的不同而形成微地形自然經典式綠化群和具有韻律的現代式綠化形式。
[沿江路與人民路交叉口]
該節點位于沿江路與人民路交叉口(四塊),設計主題為“聚沙成洲,奮發超越”,既體現了靖江的城市精神,又包含了靖江陸地形成的由來。該處以東北角綠地為重點,表現設計主題,其他三塊綠地以景觀樹叢、草坡綠化為主。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