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記者瀏覽微博“安徽國華”發現一條微博,稱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陳樹隆對該公司總工程師張曉龍“提倡城市屋頂綠化”建議作出重要批示:請住建廳會同張曉龍同志研究論證推廣屋頂綠化工作。這似乎預示著合肥嘗試了8年的屋頂綠化難題即將解開。
現 狀 數千萬平方米“空中荒漠”
“每次坐飛機回合肥,快落地時鳥瞰合肥,高樓林立的‘合肥屋頂’就像一片荒漠。”張曉龍是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總工程師,因為本身搞工程的關系,他特別關注城市的綠化工作,去年,合肥綠化大會戰種樹1131.5萬平方米,創下歷史新高,并擬定于2016年申報“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森林城市讓合肥有了“綠量”,生態園林城市將讓合肥有“品質”。“品質涉及綠化、衛生、文明、建設等方方面面,屋頂綠化將不會例外。” 張曉龍稱,在城市土地資源緊缺的今天,地面綠化面積的擴大空間越來越少,“屋頂綠化”成了擴大綠化覆蓋率的一個有效措施。“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合肥大部分樓頂依然是‘空中荒漠’。據不完全統計,合肥城區屋頂面積達數千萬平方米,且逐年遞增,但已綠化的屋頂面積少得可憐。”
進 展 上規模屋頂綠化僅5處
據了解,有關“屋頂花園”等立體綠化的做法合肥從2005年就開始嘗試,當時的包河區辦公樓、五州商城的一座三層建筑以及中科大會議中心等屋頂上都實現了綠化,綠化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
“近兩年,合肥林園部門也曾嘗試在每個區都試點空中綠化,然而一直沒有大面積鋪開。”今年,長江西路高架橋沿線的兩座樓成為合肥首個1000平方米的屋頂擺綠試點,市民開車行至長江西路高架橋中段附近時,會看到三十四中和三河四子酒店樓頂的那抹別樣綠色。
難 題 資金、產權和后期維護
“市中心建筑物上植被覆蓋率增加10%,就能在夏季最炎熱時,將白天的溫度降低2到3攝氏度,并且能減輕污染,造價也比地面綠化低。”在安徽省政協《社情民意》第88期專報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陳樹隆的“提倡城市屋頂綠化”中,張曉龍提出,建筑屋頂綠化有利于改善城市環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環境質量;有利于緩解大氣浮塵,凈化PM2.5;有利于保護建筑物頂部,延長屋頂建材使用壽命;有利于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有利于消弱城市噪音;有利于增加空氣濕度,凈化水源;有利于提高國土資源利用率……
但是難題在哪里呢?曾參與長江西路高架橋沿線兩座樓屋頂擺綠試點的工作人員介紹,當時計劃擺綠時和高架橋沿線一些居民樓的頂層住戶協商過,但有居民擔心屋頂擺綠會給樓的承重帶來潛在威脅,還擔心屋頂給植物澆水會漏水,不太愿意認養,最后只好選擇單位洽談。
作為工程方面的專家,張曉龍認為,在技術上,承重、防水都不是問題,“主要問題是前期投入的錢從哪里來,屋頂綠化的產權屬于誰,后期由誰來維護。”
破 題 由政府主導立法以“拓荒”
在國內屋頂綠化做得最好的是成都,他們早在2006年就在全國首次出臺了專門的文件強制性實施屋頂綠化,并成立了專門的城市立體綠化辦公室,要求12層以下、40米高度以下的建筑物必須按要求實施屋頂綠化,違者政府不予辦理驗收和產權手續。張曉龍建議,合肥也應該由政府主導,首先在立法上從源頭解決“前期投入的錢從哪里來,屋頂綠化的產權屬于誰,后期由誰來維護”等一系列問題。
張曉龍建議,“屋頂綠化”應納入統一規劃,分步驟推行:舊建筑的屋頂,要進行衛生清理和違法建設的整治,能搞“屋頂綠化”的,及早進行改造;新建筑要有“屋頂綠化”的規劃設計,若施工中偷工減料,應不予驗收,屋頂綠化做得好的,還有獎勵。
據悉,根據省委常委、安徽省副省長陳樹隆的批示,合肥工程師張曉龍的建議已經被轉到了安徽省住建廳專題研究,擬在省內推廣。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