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園博會展園探秘之彼得?拉茨的饋贈
而實際上,我們眼前所看到的還遠非彼得·拉茨大師所構想的最終效果,他的這個作品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時間的推演而成長、演化。在園博會期間,新種植的植物不能達到預期想要的效果,這個事實對設計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大師利用石頭形成的空間和水霧的涼爽清新取代了未來才成型的樹蔭。永久保存的展園將隨著時間變得更美,逐漸成長起來的(花園場地)山頂上的針葉林和落葉喬木將風景如畫,它們作為重要的特色景觀,將在未來不斷增加山(花園)的高度,在綠蔭掩映中的破敗石墻,亦或是這條恐龍脊柱,將帶給游人更多的樂趣和思考。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風景園林成為美麗中國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注腳,全國各地重視城市景觀,打造和諧宜居家園成為一種趨勢;促進城鎮化發展是我國當下的重要政策,更多的鄉村成長為城市,更多的小城市、舊城市進化成為大城市、新城市成為一種必然;在這種情況下,舊城區如何改造,新城區如何建設,我們如何善待歷史,我們如何將新城區、新工業納入未來的城市發展規劃,都成為重中之重。彼得·拉茨大師主要的成就在舊工業區的改造,化腐朽為神奇。我們注意到他的幾個作品,都是將舊工業區保留主要的結構,再輔之休閑休憩設施,這樣使舊的工業基地,舊的歷史以一種工業景觀的形式得以保存。既讓人們得以懷念曾經的輝煌,又能讓人們享受歷史帶來的愉悅。他的思想,他的設計理念,他的作品中無不透露出對歷史的尊重和對未來的敬畏之情,對于近日的中國,無疑是一種很好的警示,而此次彼得·拉茨為第九屆園博會專門創作的作品,無疑成為這位世界頂級風景園林大師對中國最好的饋贈。
相關文章:
中國風景園林網原創作品 轉載請注明出處和作者
編輯: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