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工體更換暖季型草皮的鋪設工作全部完成,接下來要進行的就是壓緊以及補草等細節工作。但是又有誰知道,這次工體換草皮,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身為國家保護植物的草,走過了怎樣出口轉內銷的路?80后的海歸草皮專家,又是怎樣坐鎮指揮8000平米的草皮更換?等本報記者為你一一揭秘。
80后海歸坐鎮指揮
陳清奇,青島人,今年26歲,他就是那個“80后海歸”。“我是2009到2011年在瑞典留學的。”小伙子自我介紹道。有意思的是,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同,陳清奇并非學習園藝出身。“我之前從事的主要是體育管理,具體點就是高爾夫[微博]管理。”據陳清奇介紹,由于接觸高爾夫,對于果嶺草皮的高度興趣,讓他最終決定去瑞典學習草皮養護。“瑞典在這方面的水平在整個歐洲也是數一數二的。”而本次工體換草,盡管草皮的培育是工體自己的草皮養護基地完成,但是卻并沒有這么多專業的鋪裝技術工人,因此工體選擇了與青島賽歐公司進行合作,而26歲的陳清奇,就是這支30多人的鋪裝隊伍的總指揮。
保護植物“出口轉內銷”
本次工體換鋪的是名叫“中華結縷草”的暖季型草種,而整個鋪設的面積在8000平米左右。“可不要小看這個草,這可是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呢。”陳清奇向記者介紹。有意思的是,盡管名字中帶有“中華”兩字,但是這草可是最近才“出口轉內銷”的。“以前我國南方和中原過渡地區有些場地也用,但是因為這種草葉綠期比較短,為了省事,國內使用率比較低,相反推廣兩季型草輪換的日本,以及氣溫相對較高的澳大利亞,過去都從我們國家進口這種草,日本還進行過基因改良。今年我們也是第一次嘗試在工體使用。”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就這樣“出口轉內銷”出現在了工體。
三年培育換來高速度
“按照我們的計劃,8000平米的草皮應該在三到四天之內鋪完,所以今天所有草皮都可以鋪完了。”陳清奇這樣對記者說。鋪裝8000平米,30多個人只用四天就鋪完了,有什么秘訣嗎?“秘訣就在于前三年的準備。”陳清奇這樣說。工體花了三年培育新草皮,根系密度已經非常發達,“這次我們做的草卷是1米乘6米的,這在國內是第一次,以前國內草皮培育時間短,草卷如果做太長容易斷裂和碎掉,但是這次的草皮很扎實,6平米一卷,一共1400卷左右,鋪起來就快得多。”而據記者觀察,每8個工人為一組,幾乎幾分鐘就可以鋪設好一塊草皮,速度可以說非常快。
專揀大太陽時候干活
更換草皮,還就要挑選出太陽的時候干活。“如果下雨,運送草皮的大型機械在濕滑的土地上開,會導致場地平整性變差,而且草皮上附著的砂土層,遇雨水也會流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每個草卷底下,都是覆蓋了塑料膜的。另外,因為工體不具備草皮長期保存的條件,所以我們根據預計工作量,每天從基地運七八車的草皮過來,其他的就在基地繼續養護,這也是為了最大限度保證草皮的質量。”另據了解,草皮從基地整體切割的時候已經預留了接縫,“這樣我們要求工人鋪設的時候盡量縮小草皮之間的縫隙,再長幾天,接縫就看不出來了。”
“我很想在看臺上看看效果”
記者采訪時在現場看到,之前鋪設的靠近北看臺的草皮,生長情況已經非常好了,而鋪設工作完成之后就是細節工作。“現在草皮還需要進行壓制,壓制完的草皮還需要修補,小的地方覆沙就可以,那些大塊的看上去顏色比較深的,就是在草卷中被漚了,需要挖一塊兒草皮來更換。然后就是澆水、修補,還要看好別讓貓啊狗啊上去撒尿,一撒尿,那一片兒就完蛋了。”陳清奇這樣說。“我也是球迷,也很喜歡現場看球,我很想在工體看臺上看看這塊新草皮的效果。”這個80后的年輕人笑著說。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