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山東省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會的第二天,參會人員游覽觀摩了德州市的城市園林綠化情況,并了解了德州市綠化與文化同建,打造綠色人文家園的工作做法。
山東省德州市圍繞市民工作、生活、居住、休閑、娛樂需求,開展城市綠蔭行動,力求使建筑與景觀相得益彰,綠色與文化交相輝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巨量增綠,建設生態園林
按照“優化功能、合理布局、豐富色彩、兼顧養護”的設計理念,努力構建大綠量、全方位、立體式、高標準的園林綠化格局,采取苗圃式種植,建設了77公里長、300米寬的環城防護林;采用“雙排或多排行道樹”、“一路一景”、“一路三帶”(分車帶、樹下綠帶、街邊綠帶)等多種模式,對中心城區137條道路進行大規模綠化,喬木胸徑都在10公分以上;實施城鄉“大綠化”工程,從2012年起,計劃利用3年時間造林百萬畝、植樹1億株,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3個百分點,達到33.5%。
道路串綠,建設精品園林
對高鐵片區“六縱五橫”11條主干道,采取樹陣、起伏地形等多種形式,打造出特色鮮明、風景優美的路域環境。對老城區10條主干道破硬增綠,建設了寬1.5米的樹下綠帶。東風路以“林蔭花海·綠色生活”為主題,增加宿根花卉、彩葉樹種,開辟林下漫步路,打造林蔭花海式道路。東方紅路以“人文薈萃·品質生活”為主題,以博物館、董子文化街等人文建筑設施為背景,采用雕塑、小品等多種園林設施,打造具有德州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觀。湖濱大道以“宜商宜游·精彩生活”為主題,通過設置種植箱、坐凳等措施,打造集觀賞、購物、休閑于一體的景觀環境。長河大道以“錦繡環繞·景致生活”為主題,通過設置立體花柱、花球、“五色草”植物雕塑,把德州精神等要素融入其中。太陽湖大道采用喬木和地被相結合,提高了道路通透性,實現了有路就有樹,有樹就有蔭。
景區匯綠,建設文化園林
將大水面、歷史文化和公園綠地建設相結合,全面提升園林綠化的文化藝術品位。遷移市委機關還景于民,建設明月湖景區,新增“南門遺韻”景點和老城門遺址紀念廣場。沿京杭運河建設古運河景區,打造了田雯紀念館、古運河碼頭等“文化景觀”。沿岔河建設錦繡川景區,建設了親水平臺、千年博弈平臺等“休閑景觀”。沿減河建設濕地公園,通過雕塑等形式講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神話傳說。董子園景區沙河環繞,是我省海外華裔青少年中華文化傳承教育基地。立足節約資源,在化工廠、磚窯廠舊址,建設了國內首座以太陽能照明為主的長河公園,建設文化墻等設施,展現德州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
家園融綠,建設民生園林
按照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要求,增設公園綠地。去年以來,德州市以老城區為重點,新建23處,改造35處,建設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園綠地12處,方便了市民就近休閑、娛樂、健身、賞景。啟動了占地680畝的新植物園建設,投資1.6億元的一期工程今年10月底竣工。中心城區715個單位庭院、341個居住小區全部進行綠化提升,通過見縫插綠、破硬建綠、垂直掛綠、拆墻透綠等措施,新植喬木6萬株,灌木51萬株,藤本植物6萬株,新增綠地面積15萬平方米。以單位專用停車場、城市主要道路兩側公用停車場、居住小區停車場為主體,建設了115處林蔭停車場,為停放車輛撐起了綠傘。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