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舉辦的上海世博會,不僅讓公眾感受到豐富精彩的各國文化與藝術,也為形形色色的生態環保技術提供了一個嶄露頭角的機會,植物墻就是其中之一。也許正是借了世博會“東風”,在此之后,不同造型的植物墻開始在各大城市“開花結果”,以設計建造植物墻為主要業務的企業也陸續“落地”。
就在很多人感嘆植物墻已成為一個新增長點的同時,一些已建成的植物墻發生“狀況”的負面報道,又讓人們對這一技術心生疑慮:它是否適合城市綠化,決定其使用壽命的因素有哪些,后期養護又有哪些要點……對此,記者采訪了業內專家。
植物墻出現是必然趨勢
上海辰山植物園執行園長胡永紅從事立體綠化技術研究已有十余年,世博主題館植物墻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他看來,植物墻用于城市綠化將成為一種趨勢,從某種程度講,它的出現有其必然性。
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使得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土地越發緊缺,空間越發密集。高密度建設給城市環境帶來極大壓力,為人們創造更舒適的生活環境進行投資,是政府管理者的一項重要職能。因此,各種改善措施都值得嘗試。硬質空間占據城市絕大部分“領地”,是當前城市發展面臨的最棘手問題。如何將硬質空間軟化?園林綠化是最佳選擇。盡管各地在建綠增綠方面采取了多種措施,但是有限的土地面積、不斷擴展出的硬質立面,“迫使”城市綠化建設走向立體空間。屋頂、橋體、墻體等相關綠化技術推陳出新,使綠化美化效果逐步完善。植物墻就是這些綠化技術當中的一員,是順應城市發展的必然結果。
但凡去過中國園林博物館的人,一定對館內那座面積超過250平方米的植物墻印象深刻。盡管現代氣息十足,但細細品味,仍能感受到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意韻。北京市花木公司是這面植物墻的建設方。據該公司天卉苑花卉研究所負責人李國強介紹,植物墻是一種現代化綠化模式,屬于特殊空間綠化。近幾年隨著國內園藝水平的發展,其市場認可度逐漸提升。“公眾對普通的地栽、綠植租擺等簡單綠化方式已經產生‘審美疲勞’,希望出現新型綠化模式,植物墻只是滿足這一需求的表現之一。當然,其快速成綠效果、不受空間限制、實現垂直植物墻面藝術等優點,也是其大受歡迎的重要因素。”李國強指出,植物墻未來發展有兩個方向,一是作為高端功能性家居產品,用于家庭、酒店、會所、重要公共場所美化;另一個是簡化的大眾化產品,為普通公共綠化服務。
改進技術降低成本
一平方米兩三千元的建設成本,無疑讓植物墻成為立體綠化的“奢侈品”。正因為身價不菲,每當有城市投資興建植物墻便會引起社會關注和熱議。目前垂直綠化多以藤本植物造景為主,但迫于某些人為因素、時間要求、特定活動和場所需求,市場對于植物墻這種快速的“設施綠化”還是有相當需求。而且,基于當前的建設環境,可采用的綠化手段相對有限,在沒有其他更為適宜的綠化方式滿足建設需求時,造價相對較高的植物墻未嘗不是一個權宜的選擇。更何況,隨著技術發展和完善,其價格也逐步降低。目前,上海一些城區正在推廣的由當地科研人員自主創新的植物墻技術,造價僅為三五百元。如此“接地氣”的價格,為植物墻在更為廣闊的領域發揮作用創造了條件。
胡永紅強調,植物墻更適合在溫度變化幅度小、類似于地中海氣候的區域以及室內應用。在完善技術細節,降低建設成本的同時,更要結合地方氣候環境和場地條件。選擇適宜的植物、基質、容器和種植形式,是讓植物墻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科研人員應深入相關研究,使各項技術細節更加成熟完善,進而為不同地域條件選用豐富的植物種類、適宜的栽培介質、多樣的種植容器提供更多選擇。
重視養護延長壽命
盡管視覺效果與常規綠化有很大突破,但是植物墻并不是“花瓶”,其發揮的生態功能也不容小覷。李國強指出,植物墻的生態功能主要取決于植物,有些植物吸附甲醛,有些吸附二氧化硫,有些吸附一氧化碳等。除此以外,還具有局部小環境降溫,增加空氣濕度的作用。由于其采用無土基質,也避免有土基質滋生蟲害,確保循環水干凈,實現了重復循環利用。
植物墻系統一般包括基質、綠墻構件、水循環系統、植物等要素。基質、構件、水循環系統使用壽命一般5年至10年。植物的壽命則與品種、后期養護水平有關,一般為1年至3年。李國強表示,后期養護是植物墻保持良好效果的關鍵所在。那么,植物墻后期養護的重要環節有哪些?李國強解釋道,首先是澆水,干濕循環很重要,濕度過大,容易造成病害發生。其次是通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增加綠墻周邊空氣流通和循環。第三是光照,盡量保證植物正常生長所需光照,一般在1000勒克司以上。第四是施肥,根據植物種類選擇合適的肥料,觀葉選擇氮肥為主,觀花磷鉀肥為主。另外,確定好施肥周期,不易過多,避免植物過分生長。第五是修剪或控制生長,要保證綠墻后期效果,修剪過長的枝條是必須的,甚至可以通過植物生長調節劑控制植物生長。當然前期一定要做實驗,避免產生藥害。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