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殺手”豚草入侵江西
一株杜英的枝葉已經泛黃,在豚草的重重包圍之下,它將迅速死亡。
投資3.1億元打造的梅嶺“四季花谷”內,種植了杜英、銀杏、紅楓、櫻花等一大批高價值觀賞樹種,引來了各地游客紛至沓來。不知何時,外來入侵物種豚草也潛伏在此。被譽為“植物殺手”的豚草一旦遍布景區,“花谷”或將蕩然無存。
豚草肆虐蔓延未被發覺,再次敲響了外來物種入侵警鐘。如何更好地應對外來生物入侵,建設和諧生態江西,生物專家、江西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魏洪義表示,現行的外來物種管理立法現狀明顯滯后。迫在眉睫的是,江西有關部門應趕緊建立生物引進風險評估機制,盡快啟動相關立法進程,明確各部門分工,建立健全相關制度。
農大退休教師發現“植物殺手”
從事半輩子林業教學工作的徐老師,對山林有著一種割舍不斷的情感。5年前,他在南昌市灣里區梅嶺腳下購置了一套房產,退休后,這位江西農業大學的教師便經常上山走走,看看樹木花草。可以說,他對梅嶺風景區一草一木都爛熟于心。
今年以來,“四季花谷”的狀況引起了徐老師的關注。
從5月份開始,他發現,這里生長著一種疑似豚草的外來入侵植物。通過3個月的細致觀察,老徐總結出這一植物生長規律:從最初的單一植物,迅速形成優勢群落。莖、節、枝、根都可長出不定根,扦插壓條后能形成新的植株,經鏟除、切割后剩下的地上殘條部分,仍可迅速重發新枝,再生能力極強。而且,其所到之處,其他植物或枯黃或營養不良,更有甚者已經消亡。
“如果這是豚草,景區培植的花苗、樹苗將岌岌可危!”老徐對豚草有一定的認知,系我國公布首批16種危害極大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但是,它在開花前,營養株往往易與大籽蒿、野艾蒿、小花鬼針草等相混淆。
為了確認這一點,老徐根據豚草的生長規律,等待開花期(常在7月下旬至8月末)。8月12日,豚草開花后,老徐帶來了幾株豚草找到新法制報記者,希望得到權威部門鑒定結論。
8月13日,記者將標本送至江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綜合技術中心。當日下午,檢驗檢疫實驗室出具了檢測結論——根據草本,莖下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葉一至二回羽裂,邊緣具小裂片狀齒外形以及顯微鏡分析花狀,確認該植物為豚草。
豚草肆虐梅嶺“四季花谷”
到底梅嶺景區內有多少豚草?記者決定一探究竟。
驅車蜿蜒盤旋在進山公路上,沿著烏井水庫往上走,右拐進入了“四季花谷”。
放眼望去,道路兩側種植了數千畝楊梅、杜英、銀杏、紅楓、櫻花等一大批高價值觀賞樹種。按照花期及山形的不同,景區正在打造春、夏、秋、冬四季景觀區。然而,新法制報記者走近櫻花谷附近時,卻發現觀光車道兩旁長滿了豚草。盡管遭遇了長時間干旱,豚草依然十分密集,有的高度幾乎超過櫻花及杜英。一株杜英在豚草的“圍堵”之下枝葉已經泛黃。旁邊的其他樹種,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在老徐的帶領下,經過一個多小時察看,從坡上到坡下、山頭至谷底,豚草的身影扎堆出現在眾人眼前。
看到這樣的場景,老徐心急如焚。老徐擔心的是,一旦豚草開花結果,四處傳播。屆時,景區內諸多植物或將毀于一旦。
這時,觀光車道旁的工作人員也嘆道:“這些雜草長勢太快,鏟除了又長,我們打理起來頗費周折!”攀談中,記者獲悉該工作人員并不知悉這是豚草。據其介紹,該景區是由南昌市投資3.1億元打造的特色生態景區,具體建設單位是南昌市政公用旅游投資有限公司。
遺憾的是,該公司宣傳部長助理趙宏韻通過調查了解,相關負責人對豚草大面積肆虐景區一事毫不知情。
在灣里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陳丹的協調下,南昌市灣里區農業水務局進行了核實。8月13日上午,該局一位項姓科長明確表示,他們已經確定景區內有豚草出現。但鏟除豚草是一項比較艱難的工作,他們將聯合景區管理方,組織人工鏟除、機械防除等方式進行清除。
江西是豚草重災區
然而,要徹底清除豚草談何容易。
江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綜合技術中心黃麗莉博士介紹,豚草是一種世界性危害草,有極其強大的繁殖能力,每株至少能結果實幾千粒,多的有幾萬粒。果實的生命力極其頑強,在環境不適宜的時候可以休眠,等到合適的時候又會重新生長出來。同時,豚草吸肥能力強,在土壤中吸收很多的氮和磷,造成土壤干旱貧瘠,嚴重影其他植物生長,素有“植物殺手”之稱。
“如果不及時開展除治,任其蔓延,在1~2年內,‘四季花谷’豚草成災絕非危言聳聽。”江西農業大學教授董聞達對豚草持續跟蹤研究了30多年。據其了解,江西是豚草的重災區。在上世紀70年代,豚草已經進入江西,南昌及九江暴發最為嚴重。它不但能排擠其他植物,還可以混雜旱地作物中生長,特別是玉米、大豆、向日葵等中耕作物和禾谷類作物,并能導致農作物大面積草荒,甚至絕收。
據試驗表明,在1平方米的玉米地中,發現30~50株豚草,玉米將減產30~40%,當豚草數量增加到50~100株時,玉米幾乎就是顆粒無收。“在上世紀80年代,江西曾在全省各縣區除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其強大的繁殖能力面前依然顯得蒼白無力。”
除此之外,豚草花粉還是引起人體一系列變態反應癥的主要病源。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葉小群表示,豚草花粉是引發過敏性鼻炎、枯草熱(秋季花粉癥)和支氣管哮喘等變態反應癥的主要病源。空氣中豚草花粉粒的密度每立方米達到40~50粒,人群就能被感染。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眼、耳、鼻奇癢、流鼻涕、陣發性噴嚏、頭痛和疲勞;有的胸悶、憋氣、咳嗽、呼吸困難。年久失治的,還可并發肺氣腫、肺心病甚至死亡。
正研究生物法進行防治
面對豚草咄咄逼人的入侵態勢,江西目前是否有防治辦法?
8月14日,生物專家、江西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魏洪義接受新法制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正在做豚草方面的課題研究,并摸索出一些控制辦法。現在,他們從北美引進了“條紋葉甲”,大量繁殖使其蠶食豚草。這種昆蟲的特點是,專食性特別強,只吃普通豚草和多年生豚草,且生活史與豚草同步。引進后經馴化和安全測試,在試放點防除效果很好,但目前仍須在廣泛的豚草分布區進行安全性及種群穩定性的深入研究。
與此同時,江西一些科研單位正在嘗試將豚草卷蛾寄主為普通豚草、三裂葉豚草、銀膠菊及一種蒼耳。研究也表明,豚草卷娥可在野外自然條件下維持較高的種群數量,用于豚草防除效果較好。
在魏洪義看來,采用常規的化學方法防除,雖短時間內見效快,但不僅耗資大,還無選擇濫用除草劑造成環境污染等一系列不可預測的生態后果。而實際上,采用生物法防治豚草才是長久之計。植物也講究優勝劣汰,只要選用有競爭力強的植物對豚草進行圍追堵截,諸如選用比它更強的洋生姜等經濟植物予以防治,不失為一種防治的好方法。
應對外來入侵物種專門立法刻不容緩
豚草肆虐梅嶺景區,再次敲響了外來物種入侵警鐘。
2012年6月,江西省農業廳公布了省內十余種發生面積較大、危害程度深、影響農業生產的外來入侵生物。包括豚草、加拿大一枝黃花、水花生、巴西龜、克氏螯蝦(小龍蝦)、牛蛙等。對此,江西省農業環境監測站劉暉稱,研究顯示,入侵我省的外來入侵物種正在以相當高的比率逐年遞增,大多是由于盲目引種造成的。20世紀50年代中國引入水葫蘆作為飼料及凈化水質,如今卻異化成了避之不及的環境公害植物。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傳入地缺乏天敵等自然控制機制也是外來物種入侵的主要原因。
江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也透露,目前,我省已經成立了江西省防范外來有害生物聯席會議制度。主要依靠江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及農業、林業、環保、鐵路、海關等部門的通力協作,進行綜合治理,專門防治外來物種的侵害。
據悉,目前,我省應對外來物種入侵主要依據的是《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植物檢疫條例》、《國境衛生檢疫法》等法律法規。
然而,魏洪義指出,與江西省面臨的外來物種入侵嚴峻形勢相比,現行的外來物種管理立法現狀明顯滯后。迫在眉睫的是,江西有關部門應趕緊建立生物引進風險評估機制,盡快啟動相關立法進程,明確各部門分工,建立健全相關制度。
魏洪義建議,一方面加強宣傳,提高公眾防范外來入侵生物的意識;另一方面,可以借鑒《湖南省外來物種管理條例》的創新做法,從引入、監測、防治到監督管理,嚴格遏制入侵物種蔓延擴散,從而維護和諧的生態環境。
豚草
又名艾葉破布草、美洲艾,隸屬于菊科豚草屬,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極強,在土壤中吸收很多的氮和磷,造成土壤干旱貧脊,嚴重影響作物生長。葉子中含有苦味物質和精油,乳牛食入可使乳品質量變壞,帶有惡味。豚草還可傳播病蟲害,豚草花粉是引發過敏性鼻炎和支氣管哮喘等變態反應癥的主要病源。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江西仰天崗國家森林公園銀裝素裹
1月29日,江西省新余市仰天崗國家森林公園初雪如畫。連日來,江西省新余市持續低溫,被譽為新余市城市后花園和【詳細】
江西九江市千年古鎮永修吳城
永修吳城位于永修縣東北,鄱陽湖畔,距縣城33公里,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歷史上與景德鎮、樟樹鎮、河口鎮并稱江西四大名鎮。這里有一望無際的濕地草原,大小湖泊星羅棋布,是國家級候鳥保護區,有"候鳥天堂"之【詳細】
江西又有三個國家公園入選“中國森林氧吧”
第三批“中國森林氧吧”榜單正式發布,【詳細】
江西:打造一批“森林特色小鎮”
江西是林業大省,森林覆蓋率達63.1%,日前,為大力開展森林公園等森林旅游地A級景區創建工作,江西將圍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