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開始大規模實施“三化一片林”項目,即通過財政扶持的方式,大力發展農村地區綠化造林工程,為美麗陜西營造良好的自然環境。然而,近期,周至縣卻有群眾反映,當地林業部門在實施這一項目時,違規安排下屬企業獨攬工程牟利,甚至出現弄虛作假和“縮水”現象,導致項目在執行中走樣了、變了味,引發當地群眾的強烈不滿。對此,記者在周至縣進行了調查采訪。
該縣星峰村是新近實施“三化一片林”項目的村莊之一。據村民反映,2012年,該村被陜西省林業廳納入項目實施村名錄后,省財政對口撥付了10萬元扶持資金。當時,縣林業局來了兩位工作人員告知村里,表示該村項目從苗木到設計施工均由他們負責,村里只需配合縣林業局實施即可。此后不久,縣林業局便組織下屬企業在村里栽植苗木。
然而,村民們很快就發現,在村道、溝渠、農戶門前栽植的“三化”苗木,其樹干胸徑普遍低于3厘米,根本沒有達到規定要求。后經村里統計,此次施工共栽植大葉女貞、石蘭及櫻花等苗木近千株,按照當地苗圃的市場價格計算,這批苗木的采購價不過兩三萬元,而所謂的“一片林”工程,干脆直接用村里一處私人苗圃“頂了賬”。更令村民不解的是,由于后期管護不力等原因,村里苗木成活率不足三分之二,但縣林業局還是在2012年11月20日辦理了“省級三化一片林項目自查驗收單”,將財政項目款劃入自己賬戶,很快便引來村民的質疑和不滿。
隨后,記者就村民反映的問題來到縣林業局采訪。副局長鄭有朋告訴記者,近年來,周至縣納入省級“三化一片林”的項目村有100多個,全縣涉及省財政的扶持資金上千萬元。局里為了節省開支,專門指派幾家下屬企業負責具體實施。就村民的種種質疑,鄭局長表示,由于基層配套資金難以落實,各行政村的扶持資金缺口很大,所以只能把項目資金當成“種苗補助款”使用,也正是資金嚴重不足的原因,一些綠化條件好的村確實壓縮了施工項目,用原有林木上報驗收,但他們把省下來的資金用在其他村子了,他不認為這樣屬于弄虛作假行為。
在采訪中,當地幾個曾經實施過“三化一片林”項目的村干部告訴記者,在省林業廳的網站上,隨時都能查到“陜西省‘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工程管理辦法”,其中明確規定該工程實施主體為項目建設行政村,林業主管部門主要職責是負責檢查驗收工作。但是,周至縣林業部門卻將工程指定給下屬企業,直接或者間接參與經營活動,在自身經濟利益面前,又怎能履行好監管職責呢?對此,我們將繼續予以關注。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