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料北京樓頂出現“最牛違建”,在公眾的驚嘆和質疑中,該違建迅速被相關部門責令限期拆除。據報道,在拆除的過程中,那些所謂的假山并非石頭組成,而是一種非常輕質的裝飾材料,具有很好的美化和隔熱作用,雖被違建房主一再懇求保留,但最終依然全部拆除。或許拔出蘿卜帶出泥,連日來不斷有媒體曝出各地發生在樓頂上的違建,有的違建確實是加高的房屋,但有的違建卻是“違建”主人在公攤樓頂上修建水池,種植花草樹木之類。
曾有媒體報道,2011年,江蘇南京曾決定耗巨資對機場附近約100幢樓房樓頂進行修繕,原因是從飛機上向下鳥瞰,儼然就是一個空中垃圾場,臟亂嚴重。其實不用空中“實地”鳥瞰,憑想象也能猜出,可能全國城市從空中向下看都是大同小異。某些老樓的樓頂隔熱板破損嚴重,更有礙空中觀瞻,但這還是次要,正如鄭州某處違建的主人說的,居住在老式樓房的頂層,不但隔熱性能差還需要經常修繕以防下雨滲水,所以自行出資20多萬元,在平臺上修了小池塘,種上草,架起棚架種葡萄、絲瓜,讓小平臺上一片郁郁蔥蔥。
實際上,樓頂上的綠化在我們很多城市還處于空白狀態。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城市,都對個人樓頂綠化、美化采取鼓勵甚至政府補貼制度,尤其是像我們所稱的“公攤樓頂”。在鄰國日本,政府不但鼓勵市民進行美化綠化,甚至可以種蔬菜瓜果。樓頂綠化、美化最成功的是德國,政府不僅大力提倡和鼓勵市民綠化樓頂,還以此作為城市綠化的一部分,政府不僅有制度性的補貼,每年還要進行評選給予額外獎勵,以至于從空中鳥瞰柏林,幾乎全被綠蔭覆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城市高層復式建筑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樓頂,但陳舊的老樓也不少,如果政府由堵轉為疏,經過科學鑒定,在不影響樓房和住戶安全的前提下,允許或鼓勵對樓頂進行綠化、美化,不僅可以改善城市環境,住戶也能從中受益,而且只要維護得當,這種空中花園、空中菜園,完全可以同樓房一起“白頭到老”。
這或許會同城市某些法規相悖,甚至給城市管理帶來諸多不便,但確實不失為綠化、美化城市的一套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不妨把目光放遠一些,從違建中尋找共同利益,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