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青島中藥廠退休職工于濤平時最大的興趣就是研究植物,說起各種花花草草來如數家珍。最近兩天,他在整理資料時注意到一個現象,除了大家平時熟悉的耐冬,青島市還有不少珍貴的樹種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南方植物以青島為最北界線,北方植物以青島為最南界。“青島成了一個很明顯的分界點。”
東北赤楊30年前青島扎根
昨天上午,記者跟隨于濤一起到青島市植物園和中山公園探訪。在植物園外的道路上,市政部門種植的紅葉石楠長勢正旺。“青島分布的石楠一共有三種,紅葉石楠、光葉石楠和毛葉石楠,原產地在印度、阿富汗、喜馬拉雅山地區,移植到青島以后,在市區和嶗山太清宮一帶都有分布,而且長勢都很好。”
從青島市植物園門口沿著石階小路向西北方向攀登大約200米的距離,一株約有15米高的赤楊映入眼簾,枝葉繁茂,樹蔭蔽日。于濤告訴記者,赤楊原產于東北,這棵赤楊從1979年植物園建園時就搬家到青島,加上移植時候已有的樹齡,到現在至少有40歲了。除了赤楊,兩大園區內的耐冬、黃菠蘿和石楠也都生長良好,中山公園內最大的一棵石楠甚至已經有了近百年的樹齡。
獨特小氣候成就物種多樣性
“其實不光是市內公園這些植物物種,在嶗山這一現象也特別明顯,南北方臨界植物分布也很多,總體數量不會少于60種。造成這一現象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和青島獨特的氣候有關。”嶗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森保科科長王亞珍告訴記者,由于青島處于北緯37度線左右,又緊靠大海,溫帶季風性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交互作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形成了有利于多樣性植物生長的自然環境。
王亞珍表示,僅拿嶗山地區來說,植物種類就極為豐富,有維管植物1507種,隸屬于160科725屬。同時,嶗山是山東省植物資源最豐富的一個區域,有許多珍貴稀有的植物,其復雜的地形造就了多種小氣候,比如南方的耐冬在這里成活就是很好的證明。除此之外,馬灌木、厚樸、香樟等原產于南方的物種引種到青島以后,也有很好的成活率,而再向北的高緯度地區就不理想。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