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城市化建設不斷推進,土地資源日益減少,依靠大面積建設綠地來提高綠化覆蓋率已不太現實。為此,嘉定區探索了新的方法和路子,即在保護原有綠地的基礎上,通過增加“四旁林”、變垃圾場為綠地等方式,充分挖掘土地資源建設新綠地。截至去年底,嘉定各類綠地建設達到1423.7公頃,全區綠化覆蓋面積為2257公頃,林地面積比1999年翻了兩番,接近8000公頃。今年,嘉定將再建各類綠地近22公頃,至7月,已建成近18公頃,嘉定正在著力打造“綠色城市”名片。 隨著城市化和宅基地置換工程的不斷推進,農村宅旁、路旁、田旁、河旁的“四旁林”面積不斷減少,其中北部幾個鎮的森林覆蓋率均不足8%。針對北部地區森林覆蓋率低的問題,近年來,嘉定制定了有關“四旁林”種植補貼的相關政策:在農村地區,每種植一棵“四旁樹”,政府補貼30元。據統計,從2011年到2012年,嘉定共種植10萬余株“四旁樹”,今年預計再種植3萬株。此外,區綠化部門還對部分地區原有的單排“四旁林”,加種了一排喬木,形成綠色林帶。如今,房前花果香、屋后樹成行的優美景色在嘉定的華亭、外岡等地隨處可見。“種植綠化不僅能改善居住環境,還能拿到補貼,村民的積極性很高。”華亭鎮毛橋村村民老顧說。 “農村搞綠化建設,土地相對較充裕,而城市綠化則要提高土地使用率,必要時,商業開發應該為城市綠化建設讓步。”區綠化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說。在江橋封浜,原有一塊5萬多平米的空地用來填埋垃圾,不僅給周圍環境帶來極大影響,而且也有損城市形象。于是,有關部門先后投資150萬元對該垃圾場進行改造,種植了杉樹、香樟樹等10多個品種的樹木,如今約80%的面積已經被綠樹覆蓋。在嘉定鎮街道,主管部門則讓出一些原本可商用的土地,用作城市綠化建設。在高昌路與塔城路西南角,舊房拆遷后,形成了一塊大約2000平米的空地。該街道在原址上臨時建起了一座“迷你公園”,種植了近10種花木,供市民在這里鍛煉。該區域的整體規劃還在進行中。 土地緊缺,城市綠地建設是否可以走立體綠化之路呢?答案是肯定的。立體綠化最主要的一種方式是屋頂綠化,通過屋頂綠化可以緩解熱島效應、節約電能消耗,而且成本相對較低。目前,嘉定正在探索立體綠化,部分樓宇的屋頂綠化也正在規劃設計中。此外,區綠化部門已在基礎建設較好的城區綠地內建設百姓健身步道、增設健身器材和文娛活動場所等,提升綠地的品位和附加值。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