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秸稈、草木灰等廢棄物與生活污泥混合,通過高溫發酵,“變身”為綠化專用有機肥料或基質土,循環、綠化兩不誤——蘇州對城區污水處理廠污泥堆肥進行“以廢治廢”的處置,化解了由來已久的治污難題。
“目前蘇州古城區雨污分流后處理出來的污泥,99%以上為‘營養豐富’的生活污泥。”蘇州市排水管理處的同志昨向記者介紹,根據檢測,污泥內總氮含量為4%,總磷含量為2%,有機質含量50%左右,重金屬含量非常低,符合國家農用泥質的最高標準。而投資2400萬元開建的蘇州污泥好氧發酵土地利用示范項目,開發的是綠化用有機肥料,除了可避免污泥流入農田的潛在風險,又可滿足越來越大的綠化用肥和綠化用基質土的需要,節約了大量的化肥與土地資源。
這一項目建成后,將具備處理城市生活污泥300噸/日、處理污泥10.95萬噸/年,生產綠化專用有機肥料1.5萬噸/年、培養基質土3.3萬方/年的能力,能滿足蘇州城區和常熟市區的城市生活污泥處理之需。項目所需原料均為固體廢棄物,且采用綜合利用的方式進行處理,在生產過程中,所有物料均可回收利用,不再產生固體廢物。目前,項目利用原有設備邊建設邊生產,預計年底將完工。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