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海老師給營員們講解史前植物的特點。
小營員尋找到的蕨類植物。
長得像水杉的落羽杉。
前陣子,融合了現(xiàn)代3D技術(shù)的經(jīng)典科幻片《侏羅紀(jì)公園》重回了電影院,讓不少恐龍迷們都興奮不已。在欣賞各種描述恐龍電影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畫面的“配角”之一—恐龍時代的植物們呢?你知道嗎,它們中的一些,至今還低調(diào)地生活在我們身邊。昨天,江蘇科技館的自然體驗營活動,就為小朋友們上了一堂特別的恐龍?zhí)骄空n—到古林公園里,尋找和恐龍同期的植物。
落羽杉和水杉有點像
和霸王龍出現(xiàn)在同一時代
恐龍時代的植物都有哪些呢?“桫欏!”“水杉!”……自然體驗營開課,省科技館的高級展教員李云海第一個問題,就獲得了營員們的熱情回應(yīng)??磥砜铸?zhí)骄空n開課之前,小朋友們都有不少儲備,甚至連恐龍時代是羊齒類植物的天下也都知道。
“大家來看這棵樹,仔細觀察下它的葉子,是不是很細很蓬松,很像鳥類的尾巴?”才進古林公園沒多久,李云海就示意營員們在一棵高大的樹木前停下腳步。“這是水杉嗎?為什么長在旱地上?”營員們迫不及待發(fā)問。李云海告訴營員們他們“認(rèn)錯人”啦,眼前的這棵高大的樹木名叫落羽杉,長得和水杉有點像,通常是長在水邊上的,所以也叫“池杉”。李云海告訴大家,從目前發(fā)現(xiàn)的化石來看,落羽杉是和霸王龍(是已知的肉食性恐龍和最著名的恐龍之一)出現(xiàn)在同一時代的遠古生物,相當(dāng)有年歲了,屬于孑遺植物的一種。孑遺植物指絕大部分植物物種由于地質(zhì)地理氣候變遷等原因滅絕之后幸存下來的古老植物,被人稱為活化石。
蕨類很“低調(diào)”
比恐龍出現(xiàn)得還要早
落羽杉雖然“年紀(jì)”很大,但和其他恐龍時代的植物相比,它出現(xiàn)得比較晚,還是個“小弟弟”,要論“老哥哥”,還非蕨類植物莫屬。“恐龍時代的植物有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它們的葉片比較細長,又有很多分叉,看起來像是羽毛一樣。”循著老師的指導(dǎo),營員們也分散找到了不少蕨類植物。“這是鳳尾蕨,因為經(jīng)常長在水井旁邊,所以也叫井欄草。”“這叫蜈蚣草,也是蕨類的一種,常地生和附生于溪邊林下的石縫中和樹干上。”……讓小營員們很是吃驚的是,手上平時很常見很低調(diào)的“雜草”,居然是屬于“史前植物”。“要論年紀(jì),它們這些蕨類出現(xiàn)得比恐龍還早呢!但是熬過隕石撞擊地球、冰川時期等劇烈的環(huán)境變化的大部分都是草本的蕨類,木本的蕨類基本上都滅絕了,唯一剩下的只有桫欏一種,因此也非常珍貴。”李云海說。
李云海告訴記者,除了蕨類植物外,比較常見的“史前植物”還有銀杏、鐵樹等等,松、柏、杉的生存時間也和恐龍有“搭到邊”。“這些植物中有些數(shù)量不少,也很常見,但是總體上種類并不太多。像在古林公園里,至少能找到10種和恐龍同期的植物。”
最新評論: |
中國風(fēng)景園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