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4年企業校招季的啟動,“找工作”就成為了畢業生們的生活重心。對大多數同學來說,愁的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大家通常都海投簡歷,采取廣撒網捕魚的策略,只要有公司給機會面試,就去試試,即便找不到理想的,起碼有份工作先做著。
先就業再擇業,先謀生再謀發展,這種曲線實現職業理想的方式,在競爭激烈的當下,對多數畢業生確實是不得已的選擇。但越是在這種情況下,就更要有明確的職業訴求,清晰地知道在某個階段自己要得到什么,做每份工作的時候,都要問問自己,這份工作是否適合我?我真的喜歡這個工作嗎?這份工作的經驗對未來的發展是否有幫助。通過工作中得到的經驗,不斷調整職業規劃,謹慎但及時地作出職業選擇,不能做個糊涂職場人,隨波逐流,走哪算哪。
適時調整職業方向,明確職業訴求為什么很重要?因為在畢業初期的幾年,是工作嘗試、調整、成長的黃金階段,只有這段時間,才能低成本的給你嘗試更改的機會,并通過職場能力的迅速提高,為未來職業發展打下基礎。而很多人的問題就在于:抱怨手頭工作不適合的時候,其實也并沒想明白什么工作是自己想要的。也許只是模糊地覺得工資要高、名氣要大、發展前景要好、福利不錯、培訓機會多等就是好工作。理清職業訴求的過程,能幫你認清不同階段職業發展的重點,結合個人的能力、性格,做出恰當的取舍;另外就是設想的職業發展路徑要通過實際工作來驗證調整,才有意義。
在畢業初期的幾年,選擇工作最好能側重那些可以提供: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多樣化的工作內容,有針對性的培養機會,優秀的同事領導。在經過職業初期的磨練成長后,可以根據對行業前景、職位發展的判斷,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比如前景發展好或者待遇不錯的,或者自己喜愛的工作等。
談到成功洞察職業發展,抓出機會的職場典范,就不能不提Facebook的首席運營官雪莉·桑德伯格。桑德伯格的職業之路無疑被很多人羨慕。名校背景、能力出眾、機遇運氣,這些固然是桑德伯格成功的因素,但重要的是,在每次職業發展的十字路口,她總能做出正確的抉擇。2008年3月,桑德伯格應邀出任Facebook首席運營官,此時的Facebook員工不過130多人,且盈利寥寥,她在前東家谷歌時,已經擔任全球在線銷售和運營副總裁一職,掌管4000多員工。而她2001年底加入谷歌時,谷歌不過是一家創辦僅3年、還沒有實現穩定盈利的私人公司。正是桑德伯格在每次抉擇時,都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跳槽谷歌,桑德博格看到的是谷歌未來的增長以及整個行業的發展。2007年,她再次準備跳槽時,她看中的不再僅僅是行業的機會和企業的前途,而是事情本身的意義。桑德博格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說:“我的理想是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目前,我還沒發現比Facebook更有意義的事情。”
通過桑德伯格的例子,可以看到,認清自己在不同階段需要的,在合適的機會做出抉擇是職業成功的重要因素。除了學會選擇,這里還要跟同學們提一下職業規劃師張立波的一番話共勉:“一旦下定決心,就不要再去想另一種選擇的結果,成功者的選擇各不相同,但豁達、樂觀的心態是共同的。一個好選擇,如果缺乏后天的努力,會被白白浪費掉;而一個搞砸了的選擇,加上百分之百的努力,也能闖出一片天地”。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kstxi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