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探討歷史名城保護 專家稱“保古建新”無意義
2011年10月9日,工人正在拆除老交通銀行舊址。資料圖片
湖南和平起義紀念地中山紀念堂拆了,長沙海員俱樂部拆了,循道會教堂和老交通銀行拆了,蘇州會館和鴻記錢莊被“易地保護”了。
10月30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學術討論會在長沙召開,湖南省參事室主任、省文史研究館黨組副書記熊健提出,近些年來,為什么受政府保護的文物和歷史建筑一個個在眾目睽睽下消失,根本原因就在于長沙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遲遲批不下來。
參加名城保護學術討論會的20余位省政府參事、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呼吁,盡快審批《長沙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長沙市規劃局向討論會提供的一份《長沙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工作情況》(以下簡稱《工作情況》)介紹,規劃局2002年5月委托長沙市規劃設計院,開始編制《長沙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并于2004年12月通過了全國專家評審會。但由于歷史原因,這個“保護規劃”一直未能獲得長沙市政府審批通過。
《工作情況》中提到根據2008年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相關規定,規劃局結合《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修改工作啟動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提升工作。經過多次專家咨詢、評審及修改完善,已經形成送審結果。《工作情況》介紹了送審結果的部分內容(為方便讀者理解,后文將此“部分內容”簡稱為2013規劃)。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十年變遷
長沙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起始于2002年,從2002年至今,可以查閱到的與長沙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有關的內容如下:
2004年,長沙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以下簡稱2004條例)頒布實施。條例明確:“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組織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當年11月媒體報道《長沙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記者在長沙市政府門戶網站查到最早《長沙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是2010年上傳的,只有部分內容(以下簡稱2010規劃)。
2012年,長沙市規劃局在網站公示了《長沙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以下簡稱2012規劃)。但一直沒有規劃獲審批的消息。
直到這次“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學術討論會透露,“2013規劃”形成送審成果。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城市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和實施的戰略方法
2013年,綠色基礎設施歐洲戰略被采用,并明確地涉及到城市空間。在歐盟層面,綠色基礎設施的概念已經根植于歐盟生物多樣性戰略中,因而明確地提到自然保護。在我們的理解中,城市自然保護包括物種和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詳細】
健康規劃:英國綠色基礎設施(GI)規劃原則
親近大自然對于居民的身心健康舉足輕重。城鄉規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塑造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人居環境。在英國,積極應用規劃手段,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多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機會,逐漸成為規劃機構及各類自然保護團體的【詳細】
推進建設彈性城市 解決交通問題要靠規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強調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這一論斷對我們推進【詳細】
湖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今天,從國家林業局傳來喜訊,祁陽縣創建太白峰國家級森林公園通過評審,這意味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