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軸線 北京記憶中的地標(圖)
千步廊
六部、五府辦公地
天安門南面,大明門(大清門、中華門)其北側左右各有東西向廊房110間,稱“千步廊”,又東、西折有向北廊房各34間,東接長安左門,西接長安右門,皆連檐通脊。面北為天街,即今長安街。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千步廊和中華門,構成了封閉的“T”字形廣場。舊時千步廊是中央政府機關的辦公之地,主要是六部、五府和軍機事務的辦公地。辦公按文東武西的格局,文官在東千步廊,包括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和翰林院等。武官在西千步廊,包括中軍、左軍、右軍、前軍、后軍的五軍都督府和錦衣衛等。
明清兩代,由于實行“殿試”的科考制度,所以每三年一次在京都舉行科考,時間是在春季農歷三月份。地方各省的舉人,皆可進京應考。但進京應考的舉人,必需首先集中在大明(清)門內東側的千步廊。李建平在《魅力北京中軸線》一書中寫道:天安門前540米長的丁字形空間,以其狹長、封閉的距離,襯托皇權的神圣、威嚴。
現如今走在宏偉的天安門廣場上,人民英雄紀念碑和國旗桿東西兩側,盡是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中央公務區”千步廊蹤影全無。一位游客以天安門為背景給妻子照相,旁邊一導游搭訕,“你站的位置不對,”他指著廣場上最中央綿延的長條地磚說,“過去這就是御道,你站在旁邊那是宮女的地方,往左是武官、往右是文官。”導游說得頭頭是道,但問起“千步廊”,他卻搖頭不知了。
■消失原因
籌建中央公園
據張先得《皇城與宮城》一文所述,千步廊于民國初年被拆除,其磚土木材用于籌建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之服務性房屋。
中華門
皇城正南門
中華門建于明朝永樂年間。建成時,為皇城的正南門。它的名稱隨朝代的更替而變遷,明朝時稱大明門,是仿照洪武年間營建的南京城洪武門的建制建造的。大學士解縉題門聯“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
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改名為大清門。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名為中華門。原大清時的門匾材質是石頭,并用青金石琢制成字,鑲嵌在石中。中華民國成立后,在辛亥革命周年慶典的前夕,將大清門更名為中華門。原本的構想是把石匾拆下,翻用背面刻上“中華門”即可;但是待將石匾拆下后發現背面竟是“大明門”三字,原來清人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已使用了這個辦法。所以只好重新趕制了一塊木匾。
■消失原因
天安門廣場改擴建
據史料記載,上世紀五十年代,為擴建天安門廣場,在蘇聯專家的建議下拆除。1976年毛澤東逝世后,在其原址修建了毛主席紀念堂。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