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中心新交易大廳建成開槌
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新拍賣大廳26日建成投入使用,日交易鮮切花由200萬枝增加到600萬枝。
據介紹,新拍賣大廳擁有600個交易席位、6個交易大鐘。鮮切花交易實現了帶數量(桶裝)成效功能、多筆撮合競價,還可實時遠程交易、遠程貨運交易及拍前預售等多種交易模式。新大廳增加了多筆交易模式,該模式實現了一個貨位上的多桶貨品在一次轉鐘拍賣中同時允許1至9人在規定時限(價格)同時購賣,進一步縮短了購買商的交易時間,也提高了拍賣效率。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位購買商桌面鍵盤上新增加了液晶屏及各個查詢功能快捷鍵,不僅讓購買商及時掌握自己的交易情況,同時提高購買交易卡及貨物品的安全性。新的交易系統還增加了數據分析,為花卉供銷企業提供科學決策依據。也可依托互聯網及無線網絡技術,為供貨雙方全方位提供包括市場行情發布、交易信息查詢、電子訂貨、市場動態分析。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會長、中國花卉協會副會長張延華稱,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中心經過10多年的發展,“花卉拍賣產品質量標準”已推廣到5萬多家花卉種植企業和農戶,產品質量控制體系的建立不僅規范了市場的交易行為,更重要的是樹立了代購雙方的質量意識,強化了種植者的品牌意識,這也是產品由生產基地走向市場最終能否形成品牌的重要基礎和保證。這不僅鞏固了“云花”在全國乃至國際市場上的地位,交易中心也樹立了良好聲譽。
云南錦苑花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榮根先生稱,新投入使用的交易大廳與過去不同的是實現了異地產區花卉通過拍賣中心遠程數字化交易平臺與現場交易實現聯動,不僅解決了拍賣大廳容積、物流運輸場地不足與交易業務持續拓展之間的矛盾,也能有效提升交易秩序及內部管理各個環節及溝通效率。
昆明國際花卉交易中心于2002年12月建成并投入運行,是目前國內最大,亞洲第二大的交易中心。經過10年發展,現在來自全國各地的購買商已達2100多戶,日均成交量超過200萬枝。高峰時突破500萬枝。形成了以玫瑰、非洲菊、滿天星、康乃馨為主,其它一百多個品類為輔的花卉交易品群眾,其中玫瑰交易量占整個云南玫瑰產量的70%;滿天星占90%。(完)
編輯:wsy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