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科考:3個苔蘚植物中國新記錄種被發現
賀蘭山自然保護區第二次科學考察成果面世,3個苔蘚植物中國新記錄種被發現。
植被稀疏、表面光禿的賀蘭山也蘊藏著相當寶貴的動植物資源。日前完成的第二次綜合科學考察為此提供了大量佐證,許多新物種的發現尤其值得關注。
橫亙在銀川平原西部的賀蘭山,是寧夏最重要的生態屏障。不僅如此,賀蘭山還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中心之一,具有寶貴的生物資源。因此,對賀蘭山的綜合考察和生物多樣性研究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1983年,有關科研人員曾對它進行過科學考察。2007年,賀蘭山保護區管理局又組織高校和科研單位進行第二次綜合科學考察。日前,歷時6年的考察成果面世。
這次科學考察涵蓋了地質、氣象、生物資源、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等諸多學科和領域,對地質、地貌、地形、氣候特點、氣象災害、森林資源現狀都有深入研究和新的認識。同時,科考基本查清了賀蘭山的土壤類型、性狀以及垂直分布規律。
現已查明,賀蘭山的野生維管植物共有84科329屬647種、17個變種,苔蘚植物有30科81屬204種,大型真菌有16目32科81屬259種,脊椎動物有5綱24目56科139屬218種,昆蟲有18目165科700屬1025種。這次考察對賀蘭山生物物種資源區系特征、起源與演化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掌握了賀蘭山森林植被組成、群落結構和分布特點。在苔蘚和大型真菌考察方面的收獲尤其令人興奮:發現3個苔蘚植物中國新記錄種、126個寧夏新記錄種,發現73個大型真菌寧夏新記錄種、1個脊椎動物寧夏新記錄種、280個昆蟲寧夏新記錄種。與第一次科學考察相比,本次科學考察維管植物增加了140種,野生動物增加了39種,昆蟲增加了735種。專家認為,這次科學考察為賀蘭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對我國同類型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發展也具有指導意義。
這次科學考察出版了包括《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賀蘭山植物志》《寧夏賀蘭山昆蟲》等多部專著,還發表了50篇學術論文。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整治取得成果
銀川市按照寧夏黨委和政府關于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整治工作的決策部署,聚焦問題、瞄準靶心,狠抓落實、集中攻堅,由該市牽頭整治的40處整治點目前全部完成了整治任務,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詳細】
寧夏全面打響賀蘭山生態保衛戰
記者從全區森林資源管理工作會議上獲悉,寧夏全面打響賀蘭山生態保衛戰并取得階段性成果。按照環保部約談要求和中央第八環保督察組督查要求,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工礦企業全面清理退出。【詳細】
寧夏穩步推進賀蘭山自然保護區環境整治
寧夏穩步推進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169處整治點中,目前已有97處完成整治任務。【詳細】
初談苔蘚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常識
地球上大約有4萬多種苔蘚植物,多生活于潮濕環境,從熱帶到寒帶都有分布。如能充分利用苔蘚植物,結合其他園林素材,可以創造出一種幽靜深遠的自然情趣與景觀。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