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瀕危植物拉響生物多樣性危機警報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提到瀕危物種,人們總會想起大熊貓、老虎、白鱀豚,以及其他一些引人矚目的動物世界里的旗艦物種,很少會想到另一種生命形式的植物。相比動物而言,它們的處境更差,人們已經把它們中的許多品種逼到滅絕的邊緣,它們的存續,同樣迫切需要人們的幫助。
植物是自然恢復的先驅。它們可以以某種形式扎根在光禿禿的巖石上、被污染的土壤或水中,慢慢地,它們可以肥沃土地、凈化水源,為其他生命鋪平道路。
然而,近百年來人口激增和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類自覺和不自覺地過度利用資源正促使生態環境迅速退化,這使得物種滅絕速度竟比其自然滅絕進程加快了約1000倍,預計到本世紀末將有2/3的維管植物會消失。我們目前所面臨的生物多樣性的危機是前所未有的,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和經濟的問題,而是關乎人類生存質量的最基本問題。
有關治愈地球創傷的討論和實踐表明,通過人為的努力、科學布局和自然恢復力的共同作用,遭到嚴重破壞的棲息地是能夠得到恢復的。
就地保護可在瀕危物種的自然棲息地和自然環境中對物種進行保護,一般通過建立保護區或國家森林公園實現。世界上現已建成自然保護區2萬余個,占地球陸地面積的6%左右,但建立類似于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管理模式,從事有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僅1500個左右。
對特有珍稀瀕危物種的遷地保護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植物園在遷地保護中扮演著主要角色。今天世界上已建立有約 15600 個植物園,收集栽培了約75000個植物種,即世界植物區系的 25%,其中瀕危植物約有12000~15000萬種。
與石油、煤炭等等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相比,動植物資源具有可持續利用的特點。對于已經發現具有社會、經濟、生態價值的珍稀瀕危物種來說,合理地利用也是一種最好的保護。
銀杏是裸子植物銀杏綱中唯一現存的中生代活化石植物,目前僅在我國有野生植株。由于銀杏在園林、用材、藥用等諸方面的優良特性,我國已有近千年的栽培歷史。近代以來,銀杏已被廣泛用于家庭觀賞、綠化和行道樹。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青藏高原東南緣古高程及其植物多樣性研究
青藏高原東南緣(包括橫斷山地區)的古高程重建對于研究整個高原的隆升過程以及該地區的物種形成演變歷史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之前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古高程研究主要基于生物地層的對比,認為這一地區的抬升發生【詳細】
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交流年會舉行
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第十二次交流年會日前在云南景洪舉行。雙方代表回顧了多年來跨境聯合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的成果,討論了今后聯合保護計劃及合作展望。中方還向老撾北部三省農林廳贈送了辦公設備。【詳細】
青海三江源成珍貴野生動物快樂天堂
白唇鹿數量增加,藏羚羊種群數量達到7萬多只,金錢豹從難覓蹤影到頻頻現身【詳細】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泰順烏巖嶺看珍稀動植物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由浙江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泰順縣環境保護局、泰順縣承天氡泉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共同舉辦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