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樹林委員:建設湘江生態文化經濟帶
近年來,湘江的開發利用還局限于滿足行洪、航運和低端休閑等基本功能。站在湖南未來發展的歷史高度,明確提出建設湘江生態文化經濟帶,增強湖南的競爭力和美譽度,既勢在必行又刻不容緩,為此建議:
一、完善濱江區域規劃。強化對湘江兩岸濱水地區的設計引導,重點對沿江建筑、親水設施、文化生態景觀精心規劃建設,切實做到把濱江最優美的環境留給最廣大的市民,把濱江最優質的資源留給最高端的產業。
二、開發濱江旅游景觀。深入挖掘歷史人文資源,充分發揮湘江紐帶作用,將沿線旅游景點有機串聯,形成以靖港古鎮、銅官窯、喬口漁都等特色旅游鎮群落,形成歷史文化街區、岳麓山—橘子洲景區、西湖文化園等都市休閑旅游圈,形成梅溪湖、洋湖濕地、大王山、昭山等生態旅游區。
三、嚴防流域水體污染。加強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完善湘江長沙段水污染預警機制,完善水環境保護機制,盡快出臺湘江兩岸資源保護條例,明確責任,加強防治。
四、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成立高規格的領導機構,加強宣傳引導,搞好調查研究,力爭通過3—5年的時間,把湘江打造成為現代產業發展軸、生態休閑景觀帶、濱水黃金旅游線、文化展示珍珠鏈。
編輯:wsy
相關閱讀
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生態文化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習近平同志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詳細】
粵港澳大灣區擬建設世界級森林城市群
記者從在佛山舉辦的全省綠委辦主任暨部門綠化和森林小鎮建設座談會了解到,廣東省將主動對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森林城市群。【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陜西林業:保護生態資源 增進民生福祉
9月13日,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落實‘五新’戰略任務譜寫陜西追趕超越發展新篇章”第十場主題系列發布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