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保護條例
2、重點知識
(1)綠心地區適用范圍
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是國務院批準的《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2008-2020年)》和省人民政府批準的《規劃》確定的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市之間的城際生態功能區。生態綠心地區為長沙、株洲和湘潭三市的交匯地區,總面積522.87平方公里,轄區有16個鄉鎮、1個示范區和4個街道辦。“綠心”就相當于城市群“綠肺”,在景觀美化、調節氣候、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屏障等多個方面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省“兩型”辦委托湖南城市學院做了《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該規劃將生態綠心地區的功能定位為:長株潭公共生態服務客廳、城市群生態空間建設樣板、生態資本創新利用示范窗口。
(2)生態綠心地區保護遵循的原則
首先,科學規劃原則。科學規劃是綠心保護的第一要素。沒有規劃,開發就會失去方向;沒有規劃,建設就會失去依據。如果說,綠心地區開發與保護可以一步步來,生產、生活、生態可以逐步改善,規劃則必須前瞻先行,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堅持以綠心開發規劃為先導,注重規劃的科學性、協調性,才能以規劃的高起點實現開發的高水平,努力走出一條又好又快的發展之路。
其次,生態優先原則。“生態優先”立為原則,是人類尊重自然的表現,體現出對“天父地母”的赤子良心。這首先意味著一種供奉,而不是自私自利的貪婪與索取。生態優先,意味著各種因素發生矛盾時,其他的因素都統統要給生態因素讓路,無條件服從。進一步說,這優先的著力點,不是原封不動的消極保護,而是放在保護與修復生態環境上。
第三,嚴格保護原則。“綠心”,是維系長株潭乃至湖南省生態健康的“心臟”,而無序管理下的“綠心”則可能成為“心臟疾病”高發區:建設管理混亂猶如“心律不齊”,城市用地蔓延導致城鄉爭奪土地猶如“心肌缺血”。綠心地區的開發建設與生態保護矛盾突出,生態資源環境面臨嚴峻的形勢。只有采用嚴格保護措施,加大保護力度,才能有效保護我們的“綠心”。
(3)三級空間管制分區
《綠心條例》將綠心地區劃分為“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建設協調區”三級空間管制分區,明確了三級管制分區控制要求;在生態綠心地區禁止開發區內,除生態建設、景觀保護建設、必要的公共設施建設和當地農村居民住宅建設外,不得進行其他項目建設。在限制開發區內,除前款規定可以進行的建設以及土地整理、村鎮建設和適當的旅游休閑設施建設外,不得進行其他項目建設。在控制建設區內,禁止工業和其他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建設項目,逐步退出現有工業項目。這意味著,被納入生態綠心地區的區域,將不再發展工業項目,原有的項目也需在規定時間內逐漸搬離該地區。
(4)對12種行為做出禁止性規定
《條例》從生態修復、生態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等方面,對12種行為做出禁止性規定。具體為:禁止采伐森林、林木;禁止獵捕野生動物;禁止占用、征收或征用禁止開發區的林地用于建設項目;禁止毀林開墾、采石、采砂、采土;禁止占用林地新建墳墓;禁止占用、開墾禁止開發區、限值開發區的濕地;禁止開采礦產資源;禁止擅自填埋自然水系;禁止河道采砂;禁止經營水上餐飲;禁止使用高毒、劇毒、高殘留農藥和除草劑;禁止設立垃圾填埋場。
編輯:wsy
相關閱讀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