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園林綠化工作 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今年將再建100公里綠道
為進一步將南京歷史文化底蘊特色露出來、串起來,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南京市園林局按照環山、順水(江、湖、河)、沿城(墻)、連園(景區)思路,集中建設了一批城市綠道,將沿線的公園景區、文物古跡、歷史文化街區串聯起來,以方便廣大市民、游客通過步行、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進行休閑游憩。2013年完成了環紫金山、明城墻沿線、玄武湖、江南江北濱江、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風光帶、青奧公園、運糧河濱河等100公里綠道建設,深受百姓歡迎。2014年,市園林局還將建設100公里綠道,充分給市民提供一個綠色開闊空間,方便百姓低碳、綠色、環保游行。與此同時,市園林局結合明城墻沿線綠道試驗段建設經驗,組織技術力量編制了《南京綠道規劃建設導則(試行)》和《南京綠道導視系統實施指導手冊(試行)》,并發放給各相關單位指導綠道規劃建設,并征集了綠道LOGO,統一綠道標識,努力規范綠道形象,提升綠道建設水平。
今年將再建20塊游園綠地
按照南京城市綠地系統,對照“主城步行5分鐘、300米半徑游園綠地全覆蓋”要求,2013年,南京市住建委、市園林局對城中村、危舊房動遷拆違后178個地塊中5000平方米以下的地塊進行了梳理,經過現場踏勘,多輪溝通,以及各相關區、部分單位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市政府后院游園、觀門口游園等20塊綠地建設。今年還將建設20塊游園綠地,提檔升級10個游園綠地,以進一步方便市民健身娛樂休閑。同時,市園林局還積極推進屋頂綠化、垂直綠化工作,2013年世界屋頂綠化大會在南京召開,與會代表對南京屋頂綠化給予了充分肯定;鼓勵學校、醫院、社區等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自身單位庭院和居住區的綠化建設;開展5場“園藝進社區、進家庭”活動,每場發放盆花、小盆栽近千盆,并當場開展家庭養花知識講座,讓花卉藝術、花卉知識走進千家萬戶。通過居家環境的改善,進一步推動“美麗南京”建設,以花為媒促進“幸福南京”建設。
讓孩子們在花園一樣的校園里學習
走進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校園內郁郁蔥蔥,翠竹、假山、長廊,宛如環境優美的花園。很多地方還有個好聽的名字:趣園、和園、空中花園、求真路……該校徐道忠老師介紹說,學校歷來重視學校綠化美化工作,提出了“綠化校園,優化布局,改善環境,促進發展”的園林式單位辦學思路。建設園林式單位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為全校師生創造一個寧靜、優美的學習與生活環境,還能激發廣大青少年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參加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生需要校園有安靜的環境,同時也希望有足夠的運動場地,課外時鍛煉身體,為此,學校在大操場中間設了人造草坪,兩旁種植梧桐遮陽,四周設為綠化帶,道旁石凳供學生休憩,小操場配有體育活動器械,樓接處設有水池,長廊四周設漫步小道,四角亭里設石桌,池塘兩邊設有曲徑綠化池,結合自然坡度種植天堂草坪,自然點綴棕櫚、紅楓,提供了師生室外游憩的空間。
由于學校地處新街口鬧市區,可用來綠化的面積少,學校在校園的屋頂建成了花園,充分滿足了學生生活和活動的需要。屋頂花園還是個天然的“溫度調節器”、“空氣凈化器”和“負氧離子發生器”,有了屋頂花園之后,夏夜,國際班住宿學生可到屋頂乘涼;冬春麗日,孩子們可到花園沐浴陽光;課間,可到石桌之旁交流談天……有時,畫眉飛來唱歌;有時,蟋蟀夜間彈琴;有時,竹叢搖曳……自從有了空中花園,師生們也擁有了園林之樂。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