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一場關乎保護、安置、規劃、建設的探索
2014-03-17 08:32:41 來源:南方都市報 瀏覽次數:
推進
大明宮遺址保護及周邊城市改造項目于2007年啟動
歷史似乎已經無數次證明,單純依靠文物部門進行文物保護提升城市形象幾乎是一次無法完成的任務。
早在1961年,大明宮遺址就被確定為國家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成立大明宮遺址管理所,專門從事遺址的保護工作。這個遺址一直完整地保護著唐代所謂的三大內殿———含元殿、麟德殿和宣政殿。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和日本進行友好城市交流以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牽線由日本人出錢,把原來的含元殿拿磚固起來。
可是,由于棚戶區聚集,此前的遺址保護多只停留在局部的修繕上,終不能見成效。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一個系統的探測,就必須把這大概5300畝范圍里面的所有的村莊、棚戶區、已建成的小區、城中村和建材市場,大概有六大類,全部要搬走。這對一個城市來說,整整十多萬人,不進行一個全面的動員和準備,是難以撼動的。
2005年10月,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第15屆大會在西安召開,來自近百個國家的1000多名代表參加會議,達成了《西安宣言》?!缎浴穼沤ㄖ⒐胚z址和歷史區域的“周邊環境”提出了評估、管理和保護辦法,并要求通過立法、政策制定、規劃和管理等方式進行干預,以減小城市化進程對文化遺產真實性、完整性和多樣性的破壞。這為完善和深化大明宮遺址保護規劃,將大明宮遺址的保護與周邊環境改善與城市現代化進程相結合,指明了方向。
2006年,國務院頒布的《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建設漢長安城、大明宮等重點大遺址保護展示園區。”國家文物局公布的《“十一五”大遺址保護規劃》也將大明宮項目作為國家“十一五”大遺址保護的重點項目。這為大明宮遺址保護工作提供了政策、法規支持。
2007年10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印發了《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實施方案》,圍繞大明宮遺址劃定了19.16平方公里的區域。當時以市委書記、市長為組長成立了西安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領導小組,負責大明宮遺址區項目的組織領導和決策協調,設立西安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辦公室,負責大明宮遺址區的保護利用工作。陜西省委、省政府更將大明宮遺址保護工作列入支持西安市具體工作的十大重點項目之一。
因此,啟動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工程是一個文物保護與民生改造互為表里的決定。既涉及文物保護,也是西安最大的棚戶區民生改善工程。這與當時全國一起進行城中村改造的天津、沈陽、石家莊不同。這些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多數單純只是城市的提升改造,不像大明宮,還牽涉了大遺址文物保護。
后來,根據這個決議,把整個大明宮遺址公園的宗旨和指導思想全部確定下來。
大明宮遺址保護及周邊城市改造項目,計劃分三步實施完成。第一步,從2007年到2008年,完成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范圍內的拆遷,全面啟動規劃范圍內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第二步,到2010年,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成開放,周邊區域開工建設。第三步,到2012年,全面完成大明宮遺址區域保護改造,初步建成一個功能完備,環境優美、歷史文化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示范新區。
經費
政府沒有出錢,第一筆錢來自國家開發銀行的60億貸款
根據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主任李元描述,市政府的委托文件是2007年的6月份發的,他們真正入駐是10月份左右。當時,政府對項目沒有給出一分錢,只下達了任務:借鑒一種特區的形式,對19.16平方公里的區域進行整體開發和綜合改造。在這個區域里面的規劃、建設和一部分社會管理是屬于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下屬的曲江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辦公室。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