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打造京津生態安全屏障 堅定不移綠色崛起
記者21日從承德市林業局獲悉,承德將在今后幾年里,進一步加大造林綠化工作力度,堅持將生態建設擺在首要戰略地位,通過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創建生態園林城市、發展經濟林產業,力求到2020年全市森林面積增加到356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60%以上。
承德市委書記鄭雪碧曾在該市全面加強與京津對接工作會上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承德市作為為京津阻擋風沙、涵養水源的重要功能區,將牢固樹立“服務京津、融入京津、借力京津”的理念,以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試驗區為總抓手,自覺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堅定不移地走綠色崛起之路。
據了解,承德是農業大市,也是林果產業和林業經濟大市。據2010年河北省森林資源普查數據,該市森林覆蓋率為55.8%,高出全省27.8個百分點,位居全省首位;人均有林地面積9.14畝,高出全省8.06畝,被譽為“綠色寶庫、華北綠肺、天然氧吧”,生態優勢已經成為承德最寶貴的發展優勢。
作為首都“北大門”,承德立足生態安全,科學劃定了壩上防風固沙林區、北部水源涵養林區、中部水保經濟林區和南部經濟林區的功能分區,切實實施好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再造塞罕壩、京冀水源保護林國家重點林業工程建設。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以壩上沙區、庫區周圍、河流源頭等生態脆弱區為重點,全面加速內荒灘、坡耕地、荒山、閑置地綠化步伐。目前,該市每年新增綠化面積達70萬畝以上,已先后建成國家、省級自然保護區10處、森林公園17處、濕地公園2處。
在推進城鎮綠化工作中,承德重點抓好城市道路綠化、單位小區綠化、立體綠化、公園綠地和城郊防護林帶、風景林帶建設,積極構建總量適宜、分布合理、景觀優美、環境良好的城市生態系統。今年,該市將新建5個省級園林單位、5個省級園林式小區、3條省級園林式街道、2個省星級公園,各縣區新增綠地面積10公頃以上,并積極推動灤平縣、寬城縣爭列國家園林縣城行列,隆化縣、營子區爭創省級園林縣城,真正打造出“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麗承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打造更具特色的生態優勢,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格局,加快實現“科學發展,綠色崛起”,承德市大力實施了林果富民工程,推進板栗、蘋果、山杏、山楂等“七大”經濟林產業基地建設。2013年,該市投入和整合各類項目資金4.74億元,發展經濟林基地28.62萬畝,全市果樹總面積達到293.5萬畝,果品總產量達到105.8萬噸,總產值達到45億元。
目前,該市已建成以干鮮果品、木材、花卉、杏核為主的專業市場16個,年交易果品近20萬噸、木材8萬立方米、鮮切花1000萬枝、杏核5萬噸,交易額近30億元;已注冊林果產品品牌27個,成立合作經濟組織130多個,經濟林產業正逐步發展成為加快該市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國家沙漠公園建設管理需提質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國家沙漠(石漠)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對36個沙漠(石漠)公園規劃進行評審。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參加評審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張守攻參加評審。【詳細】
廣東惠州生態方案出爐 建綠色現代山水城市
《惠州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該方案提出,從構建綠色國土空間開發新格局、建立綠色發展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構建安全的生態格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社會風尚等7項主要任務著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