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園林局多措并舉應對淡竹開花
4月22日,從濟南市城市園林綠化局獲悉,針對近來該市出現大面積淡竹開花現象,市園林局邀請多名國內知名竹類專家進行了專業會診,在分析明確了主要原因的基礎上,結合專家意見建議,制定了多項科學措積極應對。
據統計,濟南市城區栽植竹子總計約7.8萬平方米,品種以淡竹為主。4月份以來,城區的竹林出現葉片發黃,并有開花現象,目前,淡竹出現花芽分化的面積已達總量的80%,并隨著氣溫升高呈上升趨勢。
為探明竹子開花的原因,進一步制定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濟南市園林局于4月18日邀請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顧小平、南京林業大學教授丁雨龍、南京林業大學竹類研究所所長王福升三位國內知名竹類研究專家對濟南竹子開花現象進行會診和分析。經專家分析,該市淡竹開花存在內外因兩個方面。從內因上分析,淡竹是禾本科竹亞科多年生植物,開花的時期一般為20-60年不等。該市開花面積較大的竹林基本都是再生竹,種源多來自同一產地,引種時間已有50余年,其生命周期已到后期,此次開花是淡竹進入生理成熟期后自我更新的正常現象。從外因上分析,自去年秋冬至今年春季,濟南市持續干旱少雨。雖然各公園景區以及各區園林部門都加強了苗木的澆水抗旱工作,但竹類喜溫暖濕潤氣候,持續的干燥氣候,誘使竹子提前進入生理成熟期。
淡竹開花后一般1到2年將逐步枯死,自然恢復期需要十年左右。這對濟南市竹林景觀將造成重大影響。為加快該市竹林景觀的恢復,確保濟南市竹類種質資源安全,市園林局根據專家建議,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四大措施,科學應對淡竹開花。
因地制宜,合理更新。結合公園景區及城區綠地現有竹林實際情況,從生態應急修復工程出發,分類制定更新方案,委托市園林科研所統一引進其他觀賞價值較高的竹種替換現有淡竹,增加濟南市竹林景觀的多樣性;強化現有竹林養護管理,采取護筍養竹、補植新竹種等方式做好新老竹種交替期間景觀維護。
立足長遠,重點突破。充分發揮科技對城市綠化建設的理論支持和技術支撐作用,由市園林科研所牽頭,聯合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南京林業大學竹類研究所成立專項課題組,開展竹類種質資源引進、竹林景觀修復等項目研究。同時,為實現科技資源優化配置,將市園林科研所科研基地作為竹子種質資源引種、馴化和繁育基地,泉城公園與植物園作為新優品種試種及配置示范基地,動物園作為大熊貓食源竹種種植基地,其它各公園景區作為竹類園林景觀營造示范區,聯合加快推進濟南竹類科研項目研究及科技成果轉化。
引進人才,加大投入。此次竹子開花對市區竹林景觀造成了重大影響,但也為研究、培育、繁殖淡竹新品種提供了契機。市園林局將結合濟南市人才引進計劃,專項引進竹類研究高級技術人員;邀請國內竹類研究專家,積極開展竹類養護管理技術培訓工作;在列支專項科研經費的同時,積極申請國家、省、市科技發展專項科研經費的支持,確保科研項目順利實施。
加強引導,廣泛宣傳。充分發揮輿論宣傳和社會動員工作的積極作用,加大科普教育,引導市民正確認識竹子開花現象,動員全市竹子種植單位、小區采取科學有效措施進行竹林管理和花后修復工作。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中國園林發展脈絡與概述
中國自古以來有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傳統,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