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到觀光——現代農業變身記
果實累累的漫山果園,連體大棚里的反季果蔬,間種銀杏等珍貴樹種的園林景觀,既富農家特色又不失現代審美的中國式鄉村庭院……曾幾何時,深具生產性功能的傳統農業慢慢發生嬗變。走進如今的鄉村,以農業自然資源為基礎,農業文化和農村生活文化為核心,通過規劃、設計與施工,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品嘗、購物、體驗、休閑、度假的一種新型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生產經營形態——觀光農業正成為一種時尚。
從渾身鄉土味的傳統農業,到如今貼上旅游休閑標簽的觀光農業,是什么樣的吸引力和契機,造就了農業的華麗轉身?
“禾豐”:1200畝的田園夢
時值5月,井研縣千佛鎮千佛村綿延舒展的連體大棚里,青紅相接的番茄正成為一道熱鬧的風景。“我們合作社共有1200畝大棚種植基地,僅番茄就有50畝。”看著正在大棚里大呼小叫興奮采摘的市民,禾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袁定江、吳惠林夫婦熱情地告訴記者。
作為樂山市蔬菜種植規模數一數二的專業合作社,擁有1200畝種植面積的“禾豐”,除了番茄,還有300畝生姜、近500畝茄子、100畝無筋豆、30畝西瓜等。“老百姓飯桌上的果蔬,我們這里都想辦法提供。”精明能干的吳惠林告訴記者,合作社提供的產品,不僅要好吃,更要百姓吃得放心安心。所以,他們采用現代立體農業綜合利用模式,進行無害化滴灌技術:利用養豬場產生的廢水,采用滴灌、噴灌方法灌溉農作物,不污染環境,綜合利用變廢為寶。
走進合作社養殖場,吳惠林口中的“現代立體農業綜合利用模式”讓人眼前一亮:干凈整潔的豬舍內,幼豬們正在安靜進食,豬舍下方,一道道排便槽通過管引,供給蔬菜施肥所用。令人稱奇的是,豬舍上方的培育器皿里,培植著各種蔬菜幼苗,“豬舍內產生的暖氣給蔬菜提供了一個溫室效應,”吳惠林說,一舉多得“立體農業”既實現了資源節約,更為優質綠色的環境提供了保障。
“原來現代農業是這個樣。”“鄉村聞不到一點異味,有的只是天然的泥土氣息。”在“禾豐”,一到周末,總會從周邊各地涌來感受現代農村的城里人。行走在“禾豐”,番茄正紅,茄子正紫,而西瓜苗正在清新的空氣中吐納綠意。
“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觀光這個概念不可少,這是未來發展的新趨勢。”袁定江夫婦介紹,2001年1月兩人赴日本研修農業,學習國際先進農業生產、銷售、服務體系的同時,也感受到日本觀光農業的發展。“農業不僅僅是滿足飯桌的問題,更是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休閑和科普活動。”
在“禾豐”,為了彌補大棚給客人在視覺上造成的單一化,夫婦二人因勢利導地在沿路觀光位置,以及合作社庭院附近,引進了銀杏、桂花等樹種。打造一個集采摘、休閑于一體的農業觀光園,這是“禾豐”在未來編織的田園夢。
農業觀光:這邊風景獨好
同樣在井研,與禾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相距不遠的繁盛雜交柑橘專業合作社,也在以“果”為題,譜寫著另一篇觀光農業的故事。
從集益鄉雨臺村進入,門口“橘夢園”的醒目牌匾提示你的橘香之旅開始了。五月微風,陽光普照,沿著寬敞的水泥硬化道路,撲鼻的橘花香迎面而來。如果你認為此季只能品花而不能嘗果,那就大錯特錯。正在規劃打造的休閑觀光地“橘樂園”附近,一籠一籠被鐵絲網隔離的橘樹上,個大果紅的新品“清見”讓人垂涎欲滴。
創建于2007年初,經過7年打造的繁盛果業“果實累累”,目前已租用3個鄉鎮、10個村的土地近6000畝(在建2000畝),培植出清見、不知火、默科特、愛媛38號等新品種,市場前景可觀。在發展傳統果樹種植的同時,繁盛果業也將觀光旅游注入了自己的發展命脈:大力營造青山綠水的生態美景,向游客提供采果、購物、娛樂、餐飲等多項服務。
在樂山,說到觀光農業,不能不提到近年來深受市民追捧的位于市中區土主鎮的樂山蔬菜高科技博覽園。在該博覽園,觀光、休閑概念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培育各種果蔬的生態農場里,時令蔬菜、反季水果,以及向陽花開、桃紅李白,無論是哪個季節,你都能與自己的美味、美景相遇相知。除了生態農場的科普展示功能,休閑大廳美食的誘惑,在博覽園里,還有市民的“私家農場”。租用一塊20來平方米的土地,市民搖身一變,成為這個小田園的主人。每到周末或者節假日,來自樂山市內的市民蜂擁鄉下,種菜栽瓜,一邊體驗勞動,一邊享受濃郁的鄉間氣息。
“觀光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到今天,與現代人生活發生融合的必然產物。”市農業局高級農藝師潘虹宇告訴記者,作為以休閑的形式呈現在人們眼前的農業新業態,觀光農業既然打著“觀光”的招牌,就必須要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產業支撐,沒有產業支撐的觀光農業壽命不長。這就要求從業者必須科學規劃,精心布局,以防觀光農業步入“無風光可觀”的尷尬境地。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南昌擬投資4.3億建贛鄱珍奇植物園
南昌贛鄱珍奇植物園PPP項目簽約儀式在新建區溪霞現代農業園區管委會舉行,標志著南昌贛鄱珍奇植物園項目進入了實質性階段。【詳細】
云南:“農業+”模式探索高原特色農業發展
近年來,云南省花卉示范園充分發揮產業優勢,以規劃為導向,以服務為中心,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配套基礎設施為重點,積極探索“農業+”新模式。目前,園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花卉新品種100多個,獲國家和云南省植物新品種認證的花卉新品種有32個。【詳細】
幾個別具特色的國外觀光農業景觀設計
觀光農業園的景觀,是指在觀光農業園區或農村區域內,由各種環境要素所構成的形式信息總和。它既可成為人們審美的對象,為游人提供游賞環境,又是一個兼具生產、觀光、休閑、科普等多功能的有機系統。將觀光農業園建成【詳細】
武平東留鄉打造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 促進農民富
昨日,武平縣東留鄉花果交易中心甚是熱鬧。種植大戶車欽福正忙著接待前來購買野生花卉“富貴籽”的顧客,“有了交易中心,花卉一直很暢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