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的總是不夠花,這不僅僅是感覺。近日,教育管理與咨詢機構麥可思發布調查數據顯示,2013屆畢業生半年后的月收入再度增長,本科和高職高專的月收入漲幅比例分別為5 .8%和7 .7%,但是沒有跑贏G D P。不僅如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亦發布報告稱,中國工薪勞動者勞動報酬增長相對于G D P增長來說比較緩慢。而在國企、外企以及民企三者的對比中,后者薪酬增幅更勝一籌。
根據麥可思調查數據顯示,2013屆畢業生半年后的月收入再度增長,本科和高職高專的月收入漲幅比例分別為5 .8%和7.7%。結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G D P增長數據發現,在不考慮通貨膨脹或緊縮的情況下,2013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后的月收入漲幅比例沒有“跑過”2013年G D P增速。其中,本科畢業生半年后的月收入漲幅比例低于去年G D P增速1.9個百分點;2013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后的月收入漲幅比例與去年G D P增速持平。
不僅是大學生有此情況。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報告,報告分別估算了中國全部工薪勞動者數量及工薪報酬總額,間接地估算了工薪勞動者的工資水平。報告通過計算得出,從平均貨幣工資水平來看,中國全部雇員平均工資1985年為1120元,到2012年增長到34905元,共增長了25 .85倍。而同一時期人均G D P則從857元增加到29991元,增加了31 .1倍。所以,中國工薪勞動者勞動報酬增長相對于G D P增長來說比較緩慢。報告同時稱,中國工薪勞動者工資水平確實到了該漲的時候,而且越是低收入群體的工資越應該上漲;從部門看最需要漲工資的是非國有部門,從行業來看最需要漲工資的是競爭性行業。
美世信息咨詢顧問張舜敏表示:“總體而言,企業人力資源預算的調整與企業的業績預計基本保持一致。2013年初在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中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下,一半參與調研的企業表示對2013年在中國市場的業績預期不佳,因此采取措施控制人力資源相關成本,包括嚴格控制員工差旅、降低薪資增長率和員工編制增長率、減少獎金金額等。不過,美世一季度的調研結果則顯示企業對業績的預期更有信心,并反映到了具體的人力資源預算上。“培訓和員工發展等項目的預算增加最為突出,顯示出公司在保持對外部人才渴望的同時,開始更多地以內部挖潛和流程優化的方式提升員工的生產力。”
“外企白領”一直是高薪與體面工作的代號,不過外企圈也越來越不好混。快消行業一位跨國品牌人力資源經理告訴南都記者,從前年開始,公司招聘計劃基本凍結,只進行離職補充招聘,部分崗位離職也不補充,自然減員。中國美國商會提供南都數據顯示,7年前,中國是中國美國商會大多數會員企業的首選投資地。如今,這一比例已經下降到20%,更多受訪企業把中國列為其眾多境外投資地之一。而由于職位增長有限,求職者對外資企業的青睞程度仍然高漲,外企競爭最為激烈。智聯招聘春季數據顯示,外資崗位平均一個職位收到60 .8份簡歷,供需指數最高。
從收入增幅上,外企薪酬增長幅度也不甚樂觀。麥可思調查數據則顯示,2013屆本科畢業生中,受雇于“中外合資/外資/獨資企業”的人群,其畢業半年后的月收入漲幅比例最低,僅為0 .5%。受雇于“非政府或非營利組織”的人群,其畢業半年后的月收入漲幅比例最高,為8.5%。美世提供南都數據也顯示,按企業類型劃分,去年中資企業的薪資增長率達到9 .0%,領先于外商獨資和中外合資企業。這是近年來的調研結果中發現的變化趨勢。前述人力資源經理表示,近幾年市場不景氣,比起前幾年的顯著增長,員工薪酬目前只能保持微小的漲幅,但是員工團隊仍比較穩定。數據顯示,外資薪酬仍然占據平均水平最高的地位,這也是競爭激烈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