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質公園已達184處 旅游綜合收入近千億
在此間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名錄遺產與可持續發展黃山對話會上,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高平表示,到2013年底,國土資源部已批準建立國家地質公園184處(包括香港),年旅游綜合收入已近1000億元。
據了解,中國是全球建立地質公園最早的國家之一。1999年,國土資源部明確了以建設國家地質公園的形式,來推進中國地質遺跡保護工作的方針。隨后,制訂了《全國地質遺跡保護規劃》,頒布了《國家地質公園建設工作指南》、《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編制技術要求》及《國家地質公園建設驗收標準》、《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標準》等規范。
高平介紹說,到2013年底,國土資源部已批準建立國家地質公園184處(包括香港),地質遺跡保護區面積達到30000平方公里,有效保護了珍貴的地質遺跡。地質公園已提供直接就業約27萬人,間接就業約220萬人,年旅游綜合收入已近1000億元。
高平表示,10余年來,中央財政投入30.18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地質遺跡保護,帶動社會各類投資累計達338億元,“我們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初步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吸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地質公園建設中國模式。”
2004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的會議上首次將25個成員納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其中8個來自中國,17個來自歐洲。這標志著全球性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正式建立。截至2013年底,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共吸納了來自30個國家的100個成員。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我國已建立類型多樣的地質公園體系
記者在11月6日-8日召開的2018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已批準建立國家地質公園212個、國家礦山公園33個、省級地質公園343個,一個類型多樣、分布遍及全國的地質公園體系已初步建立。【詳細】
新一批國家地質公園和礦山公園申報啟動
日前,記者從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獲悉,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和第四批國家礦山公園申報評審工作正式啟動。本次申報審批繼續實行資格授予和批準命名分開審核的方式,同時對貧困地區申報給予適當政策傾斜。【詳細】
山東昌樂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獲國土部批復
近日,山東昌樂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獲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復命名。【詳細】
砥礪奮進的五年 我國國際旅游持續保持順差
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行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砥礪奮進,成績顯著。我國的國際旅游,無論是入出境旅游人次,還是國際旅游收支,持續保持順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