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皇家園林的時代掠影
不久前,筆者在朋友的手中看到幾張老舊的照片。一張張發黃的照片,勾起的是人們對承德的記憶。照片里顯現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避暑山莊。盡管從照片中已經看不出綠蔭蔥蔥、清澈荷塘,但相比當下仍不失皇家園林的莊嚴與神圣。
河北省承德市歷史悠久,不僅擁有世界文化遺產、世界上現存最大皇家園林——避暑山莊、皇家寺廟群外八廟、皇家獵苑木蘭圍場,而且文化形態多遠獨特,文化資源豐富厚重,皇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異彩紛呈。長城精粹金山嶺、京東第一峰霧靈山、塞外漓江蟠龍湖蜚聲海內外。
近年來,承德市立足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特點,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牢牢抓住發展機遇,依托資源稟賦,實現產業有機“融合”,通過對承德歷史文脈的追憶,全力實施文化產業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在發展文化產業中注重推進文化、旅游、服務業融合發展。
曾經以清朝康乾盛世時期第二個政治中心自居的承德,是清王朝入關之后建立的最重要城市。避暑山莊與周圍寺廟奠定了承德的城市之基,成為清王朝的夏都、第二個政治中心,也使承德成為一個先有皇家園林和皇家寺廟群,后有人口聚集的城市。
歷史的承德見證了“康乾盛世”的百年輝煌;今天的承德置身于京津冀協調發展大局之中,已經進入加快發展的“黃金時期”。面對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承德市秉承“找準定位、省級產業、綠色發展”的原則,促使全市最優資源、最強產業與京企央企對接融合,在區域良性互動、協同發展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
“堅持生態優先,走文化科技融合之路,把文化旅游服務業作為第一主導產業著力打造,是我們的不二之選。”承德市委書記鄭雪碧表示,要堅持科技引領、項目帶動、集群化推進,圍繞文化旅游、文化藝術、健康養生三個重點領域,通過大項目推動大發展,使文化產業在項目的帶動下邁上跨越發展的快車道。
目前,市委、市政府把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作為提升軟實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把文化旅游服務業作為第一主導產業來培育,大力推動和促進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
作為文化資源大市的承德,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綠色崛起的背景下,承德市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發展文化產業重中之重。市長趙風樓認為,就承德而言,文化產業的“無中生有”,不只是將已有的文化資源拿來產業化,而是要將文化創意元素、藝術表現形式與傳統的生態優勢、產業優勢、人文優勢相結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
為此,今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構建八大現代產業體系,首次把文化創意產業上升為全市的主導產業。深化挖掘文化資源,打造文化休閑創意產業集聚區,吸引京津文化企業來承德投資置業。
獨特的文化標志是一個城市最顯著的特點,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承德市積極開拓文化創意產業,是適應時代發展潮流的果敢決策,也體現著領導人獨特的城市智慧,對于未來承德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讓這座歷史名城在今日煥發出別樣的風采。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中國有一座皇家園林,兩千年一直都是個迷
現在,在山西太原地區有一個著名的旅游景區,那就是晉祠,并且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皇家園林之一,也是目前為止流傳至今的歷史最為悠久的皇家園林,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在它【詳細】
2017英國景觀專業考察Day1:倫敦感受皇家園林
2017年5月22日,由中國風景園林網組織的赴英國景觀專業考察交流團正式啟程。來自北京、江蘇、湖南等地的多家園林院校、企業的領導及專家參加了本次考察。【詳細】
北京雨后云霧繚繞西山 皇家園林宛如水墨圖
2017年5月22日,北京。當日在連續一天的降雨之后,京城天空明凈,在頤和園遠望西山,山巒層疊,云霧繚繞,將古老的皇家園林裝扮得美輪美奐,宛如水墨畫,不少市民直嘆【詳細】
獨具特色的皇家園林——恭王府花園
恭王府花園位于恭王府后的一獨具特色的花園,又名萃錦園,位于柳蔭街甲14號,建于1777年,據考證是在明代舊園上重修的。全園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有古建筑31處。恭親王為重建花園調集百名能工巧匠,增置山石林木,彩畫斑斕,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