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進城切忌太過功利
樹木是城市之“肺”。大樹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氣的功能是草坪的5倍,吸塵量是草坪的3倍,成片樹蔭下的氣溫比草坪綠地氣溫低5攝氏度左右。大樹構成都市綠色的骨架,帶來生命的詩情畫意,在城市生態系統中起著巨大作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不能沒有樹。
一棵大樹的成長往往需要數十年時間,城市現在沒樹怎么辦?我們是種一棵樹苗等它長成參天大樹,還是干脆到鄉村挖來參天大樹一下子讓我們的城市綠樹成蔭呢?
所謂“人挪活,樹挪死”,大樹移植的技術難度是相對較大的。生長幾十年、上百年的大樹可謂根深葉茂,與生長地形成了一種較好的適應關系,若要將它移栽成活,多數需要去其根系、刪其枝葉,以保證它上下水的平衡。然后再是經過長途運輸,能成活者可謂大幸。
過去,城市綠化改造常用幼樹,這些幼樹由于處于生長旺盛期,可塑性強,對移植后的新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因此死亡率較低,且成活后樹勢旺盛,壽命也較長。
而成年大樹,可塑性下降,適應能力低,在移植過程中,主根和根系以及主枝樹冠大部分被切斷,樹體受到嚴重傷害,如水土不服,移植技術不過關,管理不善,極易造成大樹的迅速死亡。
每一棵大樹都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長后,它們與周圍的土壤、土中的生物、樹下的地被、樹上的鳥獸昆蟲,形成了良好的依存關系。大樹一旦被移走,不但方圓幾米樹冠下的生物群落隨之遭到破壞,大樹自身也很可能因為失去共存的環境而使健康受到影響甚至死亡。
事實上,對于大樹進城,起初就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方面,各地政府普遍認為,大樹進城有利于創造最佳人居環境,是為民辦實事的具體體現;傳統的小苗定植培育時間長,護理難度大,設計的景觀效果不易實現。大樹進城一次成林、一次成景,一步到位;大樹進城為農民脫貧致富創造條件,把樹農閑置的樹木資源變成現金收入,可以幫助農村致富,也有利于提高農民種樹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也有相關專家認為移植大樹得算幾筆賬:首先是大樹原生存地生態破壞賬。大樹移植有悖自然生態規律,會對大樹原生存地生態造成破壞,這種損失是難以估量的。其次是綠色資源浪費賬。假設移植大樹的成活率是80%,移入10萬棵大樹,這意味著其中的2萬棵要“死于非命”,這將造成綠色資源的極大浪費。再其次,即使大樹都能成活,修剪后的樹干也需要至少二三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到原來的枝繁葉茂狀態,同樣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綠色資源的浪費問題。最后還要算財政投入的浪費賬,大樹移植往往還會給部分貧困地區的財政帶來不小的壓力。
此外,城市引進大樹、引進名貴樹木不光是引種時的巨額投資問題,還要考慮后期的養護和防偷盜等問題。如此珍貴的樹木如果在移植和栽培上的工作做得不夠,很可能出現使大樹長勢趨弱或者死掉的后果,損失巨大。
大樹進城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也許還是利益的驅動。沒有買賣,就沒有盜采,也不會有大樹進城。在大樹進城熱潮的背后,隱藏著一條灰色的利益鏈:從鄉下農民到大樹販子,到園林施工負責人,再到園林設計者,都是其中的環節。
一些城市為了追求任期內的政績,盡快在新城建設或舊城改造的過程中增加城市綠化率,選擇直接從外地批量購買大樹。同時,城市購房者偏好大樹多的居住小區也成為大樹進城的推波助瀾者之一。
當下很多城市從自然林地和原始森林中采挖大樹的做法,顯然不符合規范。但同時,反對盲目的“大樹進城”雖正確,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因為并非所有移植都該禁止。
首先,在城市建設中,一些地段被征用,這些地段上的古樹(樹齡在100年以上)名木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這些古樹名木應該帶全冠異地種植;其次,在小城鎮林地中,當種植密度過高時,應對苗木進行適當疏苗,此疏苗是指移栽到其他適合綠化的地方;再其次,水庫、道路和工廠等重要基礎設施周圍的大樹移植是必要的;最后,搶救珍稀瀕危植物所進行的樹木遷地保護。
?。ㄗ髡呦抵袊鞘锌茖W研究會秘書長)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2014年園冶杯住宅景觀獎現場評審報道(七)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2014年"園冶杯住宅景觀獎"現場評審工作繼續進行,11月22日,組委會特邀遼寧省園林專家任春秀、石晶作為評審專家,對深圳文科園林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工程獎項目遠洋鉆石灣項目B1地塊展示區景觀綠化工程進行了現場評審。中國風景園林網總編張翀陪同參加評審。【詳細】
2014年園冶杯住宅景觀獎現場評審報道(六)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2014年"園冶杯住宅景觀獎"現場評審工作繼續進行,按照評審計劃安排,近日,組委會特邀亞洲園林協會主席、臺灣造園景觀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小璘、湖南省住建廳原城建處處長周淑蘭作為評審專家,對長沙跳馬園林綠化有限公司申報項目臘八寺配套設施(山澗明月酒店)景觀工程進行了現場評審。【詳細】
中裝新網城市頻道正式上線 打造權威平臺
11月11日,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簡稱中裝協)官網中裝新網城市頻道--致力于服務家裝和小額公裝市場的全流程裝飾電商平臺--正式上線。城市頻道不同于現有裝修電商普遍采取的采買業務模式【詳細】
棕櫚園林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設立科創基金
10月27日,"清華大學未來人居興趣團隊--筑夢之星棕櫚園林科創基金"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正式設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莊惟敏、黨委書記邊蘭春、副書記邵磊,棕櫚園林總裁林從孝、副總裁辛齊等出席了簽約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