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緊扣與發展相結合的生態環境保護
11日至14日,省政協主席楊松率省政協大別山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調研組在黃岡、孝感調研。他指出,要緊扣與發展相結合的生態環境保護,牢固樹立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調研組實地考察了英山、羅田、麻城、孝昌4縣市的生態保護區、污水處理廠、廉租房項目、旅游集散中心、生態村莊、生態新區以及文化產業園、光電產業園等,與當地干部群眾現場或座談交流意見和建議。
楊松說,這次調研,是圍繞今年大別山區鄂豫皖三省政協主席聯席會議主題開展的前期調研。綜合調研跨省區域性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在省政協層面還是第一次。他指出,無論三省達成何種共識或共同行動宣言,大別山區生態環境保護首要的是為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綠色決定生死”,要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不能是“要我保護”,而是“我要保護”。要立足于自己先干,研究自己能干什么,把自己的事辦好。
楊松指出,做好大別山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按照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和目標,進一步厘清思路,摸清生態家底,搞清水土流失、低產林、農村污染、水資源短缺、污水處理管網不配套等突出問題和隱患,做好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發展規劃,明確生態環境持續保護并良性發展,總結試驗區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的成功經驗,明確下一步自己要做什么,需要從哪些方面爭取上級支持。要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建設,在大別山建立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機制。要緊緊抓住國家“十二五”規劃調整和“十三五”規劃制定的契機,爭取國家最大限度的支持。
楊松強調,大別山區因后發而保有一方生態凈土,這是最具優勢和競爭力的資源。要做好生態經濟這篇大文章,同時保住底線、統一門檻,高質量做好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研究實施“飛地經濟”等發展新路。要整體、系統考量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老區脫貧致富。他表示,省政協將一如既往地助推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就大別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向國家和省提出有關建議,呼吁建立大別山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等。
省政協副主席鄭心穗、王振有,秘書長劉安民以及省政協人資環委、經濟委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等參加調研。
編輯:wangxiao
相關閱讀
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
為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部署,充分發揮環境標準體系對于陜西省經濟產業的引導作用及其對于環境管理的支撐作用,6月4日上午,陜西省環保廳、省質監局聯合召開陜西【詳細】
國家沙漠公園建設管理需提質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國家沙漠(石漠)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對36個沙漠(石漠)公園規劃進行評審。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參加評審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張守攻參加評審。【詳細】
廣東惠州生態方案出爐 建綠色現代山水城市
《惠州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該方案提出,從構建綠色國土空間開發新格局、建立綠色發展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構建安全的生態格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社會風尚等7項主要任務著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