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巨額設計費背后有哪些貓膩?(圖)
一棵“超級銀杏”,出廠價幾千元,落地價卻達5萬元,巨額差價去哪了?動輒花上千萬找知名公司進行綠化設計,其實就是幾個剛畢業的學生參照以往案例稍加改動,巨額設計費背后有哪些貓膩?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地方頻現綠化奢侈浪費的背后,掩藏“黑色內幕”。
翻開這本“黑色腐敗經濟賬”,我們會驚訝地發現,一方面是地方政府高燒不退的“綠化奢侈病”,不斷吹大園林綠化的政績“泡泡”;另一方面是綠化部門的權力既沒在陽光下又沒在籠子里,部分官員勾結不法商人,把園林綠化變成了權錢交易的道具。
規劃設計隨意化是綠化浪費的根源和起點,恰恰在這一環幾乎完全是“長官意志”,既不公開又缺乏監督,給權力尋租提供了溫床。招標制度如一張白紙,無章可循,全憑領導一句話;苗木采購也是一筆糊涂賬,定價隨意大;移栽、補種、驗收等基本無序,這些因素進一步放大了腐敗空間。
可見,這不僅僅是管理不完善、監督不到位的問題,而權力運行的整個過程都缺乏公開透明和有效監督的制度機制,無論是源頭上還是過程中都存在綠化腐敗的環境和條件。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也是醫治“綠化奢侈病”的良方,遏制綠化腐敗,要靠制度設防。最關鍵的是將權力置于陽光下和籠子里,無論是規劃還是經費都要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價格多少、花在哪里、是否合理等要形成一個公開透明的制度機制。同樣,工程施工、苗木采購、種植驗收等也要納入公開和監督范疇,并鼓勵市民參與和輿論監督,讓“綠色腐敗”無處遁形。
如今,不少城市風景如畫,但如果你知道這些“綠葉”背后還藏著令人觸目驚心的“黑色”腐敗,還能有心情去欣賞風景嗎?權力不分大小,監督不留死角,一片葉子也能折射反腐的力度。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城市綠化為什么不用韭菜?
近年來國家對環境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大面積的植樹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環境的改善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城市的綠化建設,綠化面積不斷擴大。各個城市的發展節奏非常快,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鋼筋混凝土結構。城市的街道上【詳細】
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
2月14日消息,著名體育評論員姬宇陽在微博中透露,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作為上港新主場,浦東足球場是能夠滿足FIFA國際A級比賽要求的專業足球場,球場固定坐席數為33765個。(圖片來自姬宇陽微博)【詳細】
推進建設彈性城市 解決交通問題要靠規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強調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這一論斷對我們推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