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搬遷后時代 土壤修復之路怎么走?
2014-08-29 10:43:20 來源:中國環境報 瀏覽次數:
南京市委、市政府也早已認識到了這一點,多年前就開始對全市的工業布局進行優化調整、對污染企業展開綜合整治,燕子磯地區就是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幾年來,燕子磯地區不少工藝落后、污染嚴重的企業已經被依法實施關停。
大批污染企業搬走了,留下了一片片被污染的狼藉之地。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這些動輒上百畝的土地,能否通過土壤修復的方式,重新以干凈、無害的方式呈現在市民面前?不少人心中都打上了一個問號。
日前,記者探訪了位于南京燕子磯地區的原南京化工廠(以下簡稱“小南化”)搬遷舊址土壤修復工程現場,試圖由始至終,還原這一原城中化工重地經歷關停、搬遷、修復的“重生之旅”。
燕子磯上百家化工企業被關停搬遷
南京燕子磯地區曾有化工企業近百家。隨著城市不斷擴張,居民區和企業交錯混雜,環境風險日益增大
燕子磯地區位于南京主城北郊,占地面積約14平方公里。建國以來,由于歷史原因,這里的化工企業和產業人口不斷集聚,逐步發展成為在南京乃至全國范圍內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化工產業基地。
曾經的燕子磯區域內工業企業林立,最多時曾達404家,其中有化工企業近百家,南京化工廠、南京化纖廠、鐘山化工廠等企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張,曾經遠離居民區的化工產業基地逐漸和城市連接了起來。居民區和企業交錯混雜,帶來的環境風險卻日漸增大。
南京市環保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一地區的小化工企業由于生產設備差、工藝技術簡單、環保要求不達標等因素,導致污染現象日益嚴重;加之燕子磯地區處于南京的城市上風向位置,部分大化工企業超標排放污染物,也對全市的空氣質量和生態環境造成相當的影響。
市民的投訴越來越多,要求企業整體搬遷的呼聲更是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把燕子磯地區作為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三高兩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低產出)企業整治的起點。
2010年,南京市委“1號文件”將“燕子磯地區化工企業整治搬遷”列為年度十大重點民生工程。
同年2月,南京市政府發布了《關于對燕子磯地區化工企業進行綜合整治的通告》,并專門成立了“江南小化工集中整治工作現場指揮部”,專門負責區域內66家大小化工企業的關停、搬遷等工作。
指揮部部長助理周建忠告訴記者,這次針對燕子磯地區的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后,南京市還將對燕子磯地區進行高起點、高水平的重新規劃,計劃用10年時間,打造出一個宜居宜業的濱江新城。
“我們的目標是,將燕子磯地區逐步從城市邊緣備受嫌棄的‘污染帶’轉變為南京北部新城區,從老工業基地變身為濱江人居佳地。”周建忠說。
事實上,這一紙文件,也確實給這片土地帶來了鳳凰涅槃般的重生。
近年來,燕子磯地區所在的棲霞區相繼完成燕子磯區域66家化工企業的關停整治,整治“三高兩低”企業近120家,有效解決了如南京長江二橋沿線化工氣味、揚子水泥揚塵污染、金陵石化研究院異味擾民等一系列突出的大氣環境污染問題。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