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載風雨 記錄中國規劃設計的那些事
第四階段(1978-1999)再啟
在禁錮中積蓄力量,只待破繭而出的重生。隨著“文革”的結束,城市規劃的第二個春天正在生根、萌動、抽絲、發芽。1978年3月,國務院召開第三次城市工作會議,制定出的《關于加強城市建設工作的意見》,昭示著城市規劃工作再啟征程,迎來一個開放式的規劃年代。城市數量在這短短的二十年中,由190個增加到663個,其中大城市、特大城市及超大城市有93個。
這一時期,可以被劃分為80年代和90年代兩個階段。
前十年,規劃界將永遠記得兩個節點:其一,即為1985年,全國324個設市城市的第二輪總體規劃提前完成,標志著規劃的設計和管理工作已全面恢復;其二,便是1989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通過《城市規劃法》,40年的城市規劃坎坷路,在這一本法案中得到提煉總結。這期間,規劃設計上取得的突破,以及更加完善的規劃思想,都為90年代探索新的城規轉折點,做好了充足的鋪墊。
后十年,全面寬敞的開放式規劃體系更加全面的詮釋出來,包容一切符合現代化城市規劃創作的觀念與方法,營造出一種自我調整的轉折環境。90年代末,全國第三輪設市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基本結束,新的規劃具有探索性的時代價值,為開放式規劃尋得一個嶄新的方向。不再是單一的規劃,讓整體性、復雜性、多層次性、連續性、經濟性等各方面觀念兼顧,融合。
第五階段(2000-2014)深化
新世紀后的城市規劃,得到了全社會前所未有的重視,兩院院士周干峙先生,這位一生牽掛城鎮化的老人,讓我們知道,中國內地的城市規劃進入了第三個春天。
時代迅速發展,中國的城市建設在不斷的突破中,讓世人矚目。當來自世界各方的城市規劃理念、模式,通過互聯網不斷的沖擊著中國的設計師們,一個個地標性建筑、一處處迅速興起的大規模樓盤……在不經意中,拔地而起。文化、思想的碰撞,讓我們的城市規劃學習了先進經驗,但也不可避免的走了一些彎路。
城市化進程加快,環境問題、生態矛盾變得日益顯著。生態環保在成為老百姓茶余飯后話題的同時,也悄然“躺”在政府的辦公桌上,正式成為了各級地方政府的“績效考核表”。“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沒有空泛的理論,不提宏偉的藍圖,一句擲地有聲的話語讓我們的城鎮規劃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我們知道,從此刻起,城市規劃不再單單在鋼筋水泥中獨自前行,而是依山傍水,城市與自然相融,達到和諧,獲得共生。
通往成功的路必定是艱辛坎坷的。一次次的經驗積累,讓城市規劃的理念不斷推陳出新。靜下心來想想,城市規劃、城鎮規劃、城鄉一體規劃到人居城市規劃,這幾次大的升級,似乎不僅僅只是城市容貌的變遷,或是設計理論的創新,蘊藏其中的,我想,應該是一份“人性”。城市,不是人類寄居的冰冷軀殼,而是我們賴以生活的家園。
記得住鄉愁,留得住根,我們的國,我們的城,才能在風雨的洗禮中,可持續地繼續前行……未來的城市,向左走?向右走?
祝偉大的祖國母親65歲生日快樂!祖國萬歲!
2014.9.29 于北京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