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城市新區不合規劃將不批準
近年來,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設中出現“攤大餅”現象,“新城”變“鬼城”引起社會關注。昨日上午,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司長董祚繼表示,除中心城區功能過度疊加、人口密度過高或規避自然災害等原因外,不得設立城市新區。
“不符合規劃 不予以批準”
昨日,國土資源部就近期下發的《關于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指導意見》舉行通氣會。國土部規劃司司長董祚繼在會上表示,將嚴格管控城市新區用地。
董祚繼表示,目前城市新區擴張問題較普遍,也比較嚴重。“去年我們進行了全面的摸底調查,發現全國391個城市的新區規劃人均城市建設用地197平方米,已建成區人均城市建設用地達到161平方米,這遠超過人均100平方米的國家標準。”
他表示,今后確需設立城市新區的,必須以人口密度、用地產出強度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準,以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前提。“我們會在嚴格掌握標準的前提下予以規范和支持。但是第一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第二必須符合土地規劃和城市規劃。”
董祚繼介紹,去年以來國土部配合發改委等部門,研究了《城市新區設立審核辦法》。這意味著今后新區的設定一定要符合規劃,凡是不符合的一定不予以批準。
而國土資源部門將按照該《辦法》,制定新區用地擴張與舊城改造相掛鉤的方案,促進新舊城區聯動發展。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微博)說,比如縣市級別的地方新區建設由地方批準,不需要報到中央來批。“這個意見會對未來地方有約束,但是恐怕難以有效遏制城市建設的‘跨越式發展’。”
陳國強認為,一些地方有“發展沖動”和“攀比心理”加之規劃缺少延續性,甚至部分地方通過多種靈活的做法如分片區實施繞開監管,因而對新城開發的事后的監管與督查同樣重要。
建設用地安排將考量“供地率”
近年來,一些地方出現“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的現象。董祚繼透露,針對這些現象,國土部門將制定促進土地有效利用的政策。
據董祚繼介紹,國土部門會將實際供地率作為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和城鎮批次用地規模的重要依據,“對近五年平均供地率小于60%的市、縣,除國家重點項目和民生保障項目外,暫停安排新增用地指標,促進建設用地以盤活存量為主。”
與此同時,國土部門將嚴格執行依法收回閑置土地或征收土地閑置費的規定,加快閑置土地的認定、公示和處置。
此外,董祚繼表示將逐步減少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和供應。“東部地區特別是優化開發的三大城市群地區要以盤活存量為主,率先壓減新增建設用地規模。”
據董祚繼介紹,北京市正在進行的城市規劃修編中提出了“減量”規劃的新思路,而深圳等城市近年來早已以存量用地為主,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
那么在新增建設用地減少,將對樓市住房供應產生何種影響?對此,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認為,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之下,可以調整不同功能用地的比例。“如提高住宅用地比例,或者在既有的用地規模下,提高容積率,可提供的房子就增加了。”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城市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和實施的戰略方法
2013年,綠色基礎設施歐洲戰略被采用,并明確地涉及到城市空間。在歐盟層面,綠色基礎設施的概念已經根植于歐盟生物多樣性戰略中,因而明確地提到自然保護。在我們的理解中,城市自然保護包括物種和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詳細】
健康規劃:英國綠色基礎設施(GI)規劃原則
親近大自然對于居民的身心健康舉足輕重。城鄉規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塑造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人居環境。在英國,積極應用規劃手段,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多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機會,逐漸成為規劃機構及各類自然保護團體的【詳細】
推進建設彈性城市 解決交通問題要靠規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強調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這一論斷對我們推進【詳細】
湖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今天,從國家林業局傳來喜訊,祁陽縣創建太白峰國家級森林公園通過評審,這意味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