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全球化時代的城市生活該是什么樣?
《城市的迷惘》 作者:薛涌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4-9
薛涌是一個“很不安分”的海外學者,他在美國的薩福克大學教授歷史,卻喜歡對國內的文化、政治、民生、乃至大眾的生活方式指指點點。他經常就國內的情況,與他對美國的現實觀感,進行雙向對比,構建出一種照鏡敘事的風格,使他講敘的每件事情都有著強烈的比照意義,能讓讀者從已獲得先期發展的美國這面鏡子,窺見未來家園的輪廓。其文字簡潔直白,說理明晰,閃爍著他不媚俗、不求悅于世人的理性智慧。
《城市的迷惘》是一本顛覆今人現代生活觀念的書,延續了薛涌一貫的敘事風格。作者以學術視角,用一個個實際例子提供理論支持,刻畫出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工業主義和消費主義對人文、對自然環境所表現出的深切敵意。其中一些城市的發展策略,經過實踐證明,其實就是人類為自己建造的陷阱,最終使人成為自困的囚徒。而且,這個懸浮于工業迷霧中的現代體系,就像一條只能上不能下的巨輪,一旦登臨,就再難以逃離,直到在高速航行中徹底傾覆沉沒為止。薛涌利用這種龐大的多維景象,向中國城市的未來發展,發出了嚴厲警告,指出由現代物質文明帶來的文化幻覺,實際上就是最為危險的敵人。
早兩年,北京、天津等多個城市因為降雨內澇成災,引發了人們對于建造城市下水道的大討論,很多人對國外巨大的地下排水系統表示了羨慕。而在《城市的迷惘》里,薛涌卻用冷靜的姿態,向公眾的盲目熱情潑出了一盆冷水。他認為集中式的地下排水系統,不僅耗資巨大,還會帶來難以估量的環境危害,已不適合現代的城市建設。因為在全球化的經濟模式下,人口的流動量變大,很難預測一座城市未來幾十年的規模和布局。如美國的底特律、德國的一些城市,都正面臨著城市萎縮、人口減少的問題,維護城市原有的巨大排水系統,已成為了一項沉重的財政負擔。盲目的擴張和建設,已不符合現代城市的發展尺度。
其次是在現代城市里,油污以及輪胎、汽車剎閘產生的塵粒,隨著積水排泄到河流湖泊中,也會導致巨大的污染。書中有一篇文章用舊金山舉例,該市每年有19萬磅因汽車剎閘產生的銅粉,經雨水沖入水系。另在人口60多萬的波士頓,經過嚴密的監測數據顯示:波士頓的查爾斯河在無雨的天氣下,96%的時間適合劃船,86%的時間適合游泳。到了下雨,數據就分別下降到74%和35%。可見城市雨水污染的嚴重。而這一問題,目前在國內的公眾意識中,幾乎無人關注。薛涌憑借生動的事實、翔實的數據,表現出現代城市與生態環境的巨大沖突,任何人為的延緩措施,都是短暫而微弱的。
當然,薛涌并不只是扮演一個批評者,也給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即減少汽車對城市空間的侵占,把部分固化在堅硬水泥里的土地,恢復為湖泊、濕地等自然水域,形成生態基礎設施。一來能減緩城市的泄水壓力,二來有更好的蒸發和滲透效應,可以更好地清除環境污染。這種“地貌都市主義”,也是發達國家的城市規劃正在追求的理念,為現代城市突圍的唯一契機。同時也說明了在全球化的時代,以人為本的觀念,注定將成為支配性的觀念。
《城市的迷惘》里,還對美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大建高速公路,導致城市“攤大餅”式的發展,進行了反思。認為這種模式也是一柄雙刃劍,在工業繁榮的同時,也導致了城市的功能單一,發展活力不足,最終造成了像底特律這樣的城市的衰落。而且大量的人居住在郊外,通勤距離的增加,對資源、對環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如今,美國人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城市的復興過程中,怎樣對年輕人進行創業扶持,使他們成為城市最具活力的細胞,維持城市的繁榮和競爭力,都制定出了具體的操作實施方案。這種經驗和教訓的得失,博弈型的發展框架,也很值得中國的城市借鑒和學習,從而做出更為理性的選擇。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