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峽植物在武漢十年現退化
豐都車前“身世”尚有待解之謎
豐都車前其“近親”普通車前在武漢有個小名叫“蛤蟆葉”。中科院武漢植物園楊帆博士介紹,2001年4月,長江洪水季節來臨之前,參與三峽庫區植物搶救的科學家們乘小舢板登上豐都縣城附近的一座江心島,在石縫里和沙灘上發現了這種從未見過的小草。隨后,科學家在忠縣長江段上的一座小島也發現了同樣的小草。這2座小島被蓄水淹沒后,科學家也曾多次深入庫區其他地方調查,卻再沒有發現豐都車前的蹤跡。
豐都車前從何而來?它為何“與世隔絕”?科學家推測,豐都車前可能起源于古地中海,如何千里迢迢來到長江不得而知,但“足不出島”卻可以解釋。研究發現,豐都車前植株矮小,種子光滑且顆粒大,不利于風力和水流傳播。此外,自然狀態下,豐都車前種子在8月、9月成熟,而長江洪水一般在6月、7月到來,等不到種子成熟就被淹沒在水下了。
256種在漢備份稀珍植物生長良好
昨日,記者走進位于中科院植物園的三峽植物區,這座建成于2005年的園中園占地面積為6670平方米,來自三峽庫區的256種特有植物在這里以及區外溫室中受到了遷地保護。目前,包括豐都車前、宜昌黃楊、鄂西鼠李這三大三峽庫區特有植物都生長良好。
三峽地區擁有古老的自然歷史,是中國各大區域植物區系重要交匯區和珍稀植物“避難所”。2003年6月,三峽工程蓄水后,受淹沒影響的庫區陸生珍稀植物多達500余種。從1996年開始,武漢植物園與不斷上升的水位賽跑,開始了三峽珍稀植物“大移民”。專家從三峽庫區引進珍稀植物回漢種植,包括疏花水柏枝、荷葉鐵線蕨、珙桐、連香樹等。
記者看到,三峽植物區的核心是一條狹長的水帶,近水區域采用沙子鋪地,并延伸至坡地。生長的植物既有高大的銀杏,也有矮小的宜昌黃楊,每一株植物都懸掛了卡片標明身份。
科研人員介紹,三峽庫區氣候與武漢相比,冬季低溫時間短、濕度大,為了盡量模擬原生環境特意開挖了這條水帶。園區還對這些珍惜植物的種子進行了低溫長期保存,每年更換所保存的種子資源。
三峽庫區三大特有植物之一黃楊
三峽庫區三大特有植物之一鄂西鼠李
1997年7月,中科院武漢植物所金義興教授帶領科研人員到三峽珍稀瀕危植物原產地之一的秭歸江邊考察,把瀕危植物(疏花水柏枝)運回武漢,進行引種繁殖備份。
編輯:wangxiao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